快訊

屏東惡火4人回不了家 消防大隊長3度哽咽:相信小隊長專業

才喊「撤退」就爆炸!屏東工廠大火釀死傷 時間軸還原驚險救災過程

評/壞蛋的吹哨者遭死亡威脅 黑道治國不演了

馬英九參訪武漢大學 喊「支持青年交流」:痛心兩岸關係一落千丈

馬英九前總統在武漢大學和該校張平文校長互贈書籍留念。記者賴錦宏/攝影
馬英九前總統在武漢大學和該校張平文校長互贈書籍留念。記者賴錦宏/攝影

馬英九前總統今天下午在武漢大學與武大師生交流致辭時,引用「最後一堂課」的故事表示,連不同文不同種的德國法國,都可攜手合作,變成歐盟最主要的強大力量,為何兩岸不能?他並惋惜台灣在政權更替後,兩岸關係一落千丈,兩岸教育交流硬生生中斷,非常痛心。

馬英九在武大校史館(老圖書館)表示,為何想做兩岸大學生交流,因他卸任之後在東吳大學教國際法教了五、六年,一半的學生是來自於大陸,他發現兩岸的學生在一起可以創造很多的火花,非常的有趣。

馬英九話鋒一轉稱,「很可惜,一方面是因為疫情,一方面是政府換了主導人士,兩岸關係可說一落千丈,他實在感到非常的難過,非常的痛心。他表示,兩岸青年學子交流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馬英九講述了「最後一堂課」的內容:1870年發生普法戰爭,法國大敗,法國指揮官把他的佩劍送給德國的指揮官,並且割讓了亞爾薩斯、洛林兩個省給德國。

在亞爾薩斯省有一個小學生,他常常逃學,但是突然間有一天接到學校的通知,說後天一定要到校,他心裡就忐忑不安,找自己回校幹嘛?等到他要去學校後發現學校換了旗幟,學校裡頭已有德軍在操演,一進教室,包括校長和老師都穿著正式衣服,然後老師告訴大家說,同學們從今天開始這裡不教法文,要開始教德文,然後他在黑板上寫著「法蘭西萬歲!」,然後下課。

「最後一堂課」是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於1873年發表的一篇名作,並翻譯成多種語言,是一部全世界愛國主義教育的典範小說。全世界有三、四十個小學拿它作為愛國教育的一部分,包括當年的胡適也引進中國。

馬英九表示,德法雙方征戰了百年,可是到了一戰二戰之後,在1963年兩國簽了一個條約,雙方深刻的互動,學生互換交流不在話下,互換的時候學生還住到附近人家。他卸任前曾經接觸過一位德國女議員,她就在法國當過交換生,住在法國人的家裡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德法兩國既不同文也不同種,可是在這種交流之下變成歐盟最主要的力量,這是最動人的事。尤其是1993年的時候,他在歐洲旅行打開報紙一看德國法國都準備放棄他們的法郎跟馬克接受歐元,所以你想想看多麼困難的事情他們都做到了!」

馬英九反問聽眾,那為什麼兩岸做不到?而且德法做到之後,他們立刻就成為歐盟當中最主要的成員,決定了他們的未來,這些都讓他感到,其實兩岸還有很多事可以做。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兩岸的年輕人多接觸,多了解,增加一分友善,減少一分敵意,讓雙方逐漸的就融合在一起。

他指出,希望台灣能儘快恢復開放陸生,大陸也要儘快開放陸生來台灣。而他的馬英九基金會將和大陸大學合辦夏令營和冬令營,讓彼此學生,能交換住宿、一起學習,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看到合作的成果。

馬英九 法國 德國

延伸閱讀

馬英九讚中國防疫「人類的貢獻」 綠委嗆馬的多重宇宙

馬英九讚武漢防疫貢獻 民進黨批「頭殼壞去」:不演了?

馬英九稱武漢包機造成中國困擾 陳時中說話了

方便馬英九祭祖 湖南湘潭白石鎮修路「直通馬家祖墳」

相關新聞

結束赴陸行程 馬英九抵台: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

前總統馬英九結束到對岸的祭祖訪問,稍早抵達桃園機場。馬英九表示,他此行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媒體評論所說的「九二共識又活...

影/「台灣不是中國家務事」 陳建仁籲馬前總統:應當面講清楚

蔡英文總統昨天在加州雷根圖書館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預定今天晚間7時30分返抵國...

馬英九:台灣、大陸都是中華民國

正在大陸訪問的前總統馬英九昨天率領大九學堂的學生赴湖南大學交流,馬英九致詞公開提及,「我們國家」修改了憲法(指修憲歷程)...

馬英九提都堅持一個中國 知情人士:沒有兩國論或一中一台疑慮

前總統馬英九今上午在和湖南大學師生座談致詞時,引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中國大陸「憲法」,強調「兩岸同堅持一中」。知情人...

民進黨:馬英九稱武漢防疫是人類貢獻 朱、侯認同嗎?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今天表示,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昨天稱武漢防疫是人類的貢獻,如此說法與過去三年來人類社會,因為中國疫情失守...

馬英九會宋濤:兩岸要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前總統馬英九昨天下午在湖北武漢會見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國台辦主任宋濤,宋濤轉達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馬英九的問候與充分肯定。宋濤說:「我們是一家人,誰也不能把我們分開」。馬英九強調,兩岸「一定要談,也只能夠也只能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