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訪陸 綠委批只敢把中華民國在歷史裡面

前總統馬英九上午赴南京中山陵拜謁。 特派記者賴錦宏/攝影
前總統馬英九上午赴南京中山陵拜謁。 特派記者賴錦宏/攝影

前總統馬英九今天在南京中山陵高喊中華民國,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副幹事長洪申翰表示,國民黨不敢在中共官員面前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定位,反而只敢把中華民國放到歷史裡面,這是很取巧的做法,就是要讓人家覺得,中華民國是不是只存在於歷史?

馬英九上午在南京中山陵發表談話時指出,國父孫中山在1911年推翻滿清,終結中國4000多年的君主專政,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馬英九除了提出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也希望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

洪申翰指出,過去國民黨很多人都做過這種事情,面對中共的官員不敢以中華民國的名義直接定位,反而只敢把中華民國放在歷史裡面,其實這是一個很取巧的做法,馬英九就是要讓人家覺得,中華民國是不是只存在於歷史裡面?

洪申翰說,那個時候確實有中華民國,馬英九只敢把中華民國放在歷史,但是真正需要他以中華民國前元首的身分跟中共的官員、公務機關進行正式的談話時,馬英九卻又不敢講、自我退縮與自我閹割。

洪申翰表示,國民黨這樣的把戲跟做法,大家都已經很理解,沒有辦法改變馬英九一看到中共就自我矮化,甚至是被當作朝貢的事實。

民進黨立委劉世芳指出,馬英九今天前往南京謁陵,大家都知道在1911年、1912年的時候,南京就是臨時政府的所在地,他去那邊看起來好像是思古幽懷,他都忘了他自己身為前總統,尤其馬英九還是領有中華民國卸任總統禮遇的政治人物。

劉世芳說,民進黨一再呼籲中共當局、國台辦能夠以禮待之,但是他們都只有做半套,包括我方要求國安人員帶槍,最後只有槍彈分離,數量只有一半,當馬英九抵達上海浦東機場的時候,那個接待的層級之低,跟以前的連戰、蕭萬長比起來,真的是天差地遠。

劉世芳表示,希望馬英九在未來的幾個行程當中,能夠盡量凸顯他是中華民國前任總統、國民黨前任主席這兩個身分,否則他到時候回到台灣來,大概很多人會覺得很唏噓。

劉世芳認為,馬英九赴中不是只有單純的祭祖,因為他的行程都安排地非常突兀,馬英九原先是計畫7月、8月訪中,但是大陸考量到可以把他當成是對付台灣的統戰工具,再加上蔡英文總統剛好要訪問美國,所以藉此進行分庭抗禮,對方就是想要達到分化台灣社會的目的。

劉世芳說,此舉沒有辦法分化台灣社會,反而會分化到國民黨,九二共識已經沒有辦法代表中華民國,更沒有辦法說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國民黨想要用以前舊的圈圈框架框住台灣跟中國大陸的分治的方向,其實不只民進黨政府沒辦法埋單,相信連習近平政府都不會埋單。

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表示,馬英九昨天抵達大陸後,原先和大陸說好的高禮遇對待都成空,不但沒有紅毯迎接,接機官員也非說好的政治局常委丁薛祥,反而是由國台辦副主任接機,小官一枚,根本是矮化。

林宜瑾說,她要嚴正地提醒馬英九,大陸慣性說謊已經不是第一次,不要去大陸被人羞辱、降低國格還不自知,請問國民黨是否願意為馬英九在大陸的所作所為背書,難道這就是國民黨的兩岸論述,現在切割還來得及,國民黨要不要現在就開除馬英九的黨籍?

馬英九 國民黨

延伸閱讀

馬英九赴陸國台辦副主任接機 鄭文燦:是否符合待客之道可討論

馬英九抵上海國台辦副手接機 學者:淡化政治味道

相關新聞

結束赴陸行程 馬英九抵台: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

前總統馬英九結束到對岸的祭祖訪問,稍早抵達桃園機場。馬英九表示,他此行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媒體評論所說的「九二共識又活...

影/「台灣不是中國家務事」 陳建仁籲馬前總統:應當面講清楚

蔡英文總統昨天在加州雷根圖書館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預定今天晚間7時30分返抵國...

馬英九:台灣、大陸都是中華民國

正在大陸訪問的前總統馬英九昨天率領大九學堂的學生赴湖南大學交流,馬英九致詞公開提及,「我們國家」修改了憲法(指修憲歷程)...

馬英九提都堅持一個中國 知情人士:沒有兩國論或一中一台疑慮

前總統馬英九今上午在和湖南大學師生座談致詞時,引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中國大陸「憲法」,強調「兩岸同堅持一中」。知情人...

民進黨:馬英九稱武漢防疫是人類貢獻 朱、侯認同嗎?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今天表示,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昨天稱武漢防疫是人類的貢獻,如此說法與過去三年來人類社會,因為中國疫情失守...

馬英九會宋濤:兩岸要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前總統馬英九昨天下午在湖北武漢會見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國台辦主任宋濤,宋濤轉達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馬英九的問候與充分肯定。宋濤說:「我們是一家人,誰也不能把我們分開」。馬英九強調,兩岸「一定要談,也只能夠也只能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