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速度再放慢!彭啟明:中颱瑪娃現在小跑步 北轉最新路徑曝光

越南組裝電腦價格好心動!過來人勸退「零件貴20%」還有這1因素

【早晨財經速解讀】 AI市場真有那麼大?聯準會和市場 到底誰錯了?

馬英九中山陵致詞 民國112年3月28日、前總統「全都露」

馬英九前總統今天在大陸中山陵題字「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提字落款「百一二,三,廿八(112.3.28)」,過去在中山陵題字者,全部都以西元紀年,馬英九此舉號稱史無前例。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馬英九前總統今天在大陸中山陵題字「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提字落款「百一二,三,廿八(112.3.28)」,過去在中山陵題字者,全部都以西元紀年,馬英九此舉號稱史無前例。圖:馬英九基金會提供

前總統馬英九訪問中國大陸,是兩岸隔海分治74年來,首位訪問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總統。馬英九28日親赴南京中山陵謁陵,不但口述「中華民國到今天已經112年」,在題字落款更書寫民國紀年,形同確認「中華民國進行式」的現狀。

馬英九在中山陵並出現此行至今最大意外插曲,根據在場媒體曝光畫面,馬英九率團前往孫中山紀念館公開致詞時,他把要發表致詞的標題:「民國112年3月28日,馬英九前總統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致詞」,也全文照唸出來。

馬英九此舉形同在中山陵直接公開唸出「民國112年3月28日」、「馬英九前總統」,不但有前總統頭銜,還有此刻的中華民國112年3月28日,這是國民黨前主席過去登陸從未有過的作法。在場中國大陸官員根本來不及反映,讓馬英九以前總統身份在大陸做出前所未見的突破。

馬英九上午在南京中山陵向國父孫中山陵寢獻花圈致敬,花圈並未署名,另向靈柩行三鞠躬禮。他在現場僅宣讀國父遺囑,祭文由政大副教授廖元豪代讀。

這篇祭文並未提及民國和西元紀年,而是「癸卯年3月28日」,頭銜稱「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先生」,末尾則是「馬英九先生」。

馬英九也展示他在中山陵的題字「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並以他的名字落款,未加註任何官銜,紀元則是民國與西元並陳。

之後,馬英九率團前往孫中山紀念館發表「民國112年3月28日馬英九前總統率馬英九基金會同仁與同學敬謁南京中山陵致詞」。

他說,國父孫中山先生畢生領導國民革命,推翻滿清,「終結中國四千多年的君主專政,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到今天已經112年。

與馬英九訪問團保持密切聯繫的兩岸問題專家分析,從題字落款到致詞,馬英九是唯一在中國大陸土地上表述出「中華民國仍然存在,迄今已經112年了」,確認「中華民國現狀」的台灣政治領導人物。

馬英九同時致贈中山陵題字「和平奮鬥,振興中華」。他表示,深盼兩岸共同努力,追求和平、避免戰爭,致力振興中華,這是兩岸中國人不可迴避的責任。

馬英九隨後在題字落款「百一二,三,廿八(112.3.28)」,過去在中山陵題字者,全部都以西元紀年,馬英九此舉可說是史無前例。以兩岸向來互不承認的歷史來看,大陸已經表現出對馬英九的最高尊重。

馬英九 孫中山

延伸閱讀

馬英九謁南京中山陵題字落款民國紀年 確認中華民國進行式

馬英九訪陸規格被矮化?陳建仁:希望盼按國際慣例接待

馬英九赴陸國台辦副主任接機 鄭文燦:是否符合待客之道可討論

司機導航錯誤...馬英九隨行媒體車隊大迷航 卡在車陣沒搭到高鐵

相關新聞

結束赴陸行程 馬英九抵台: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

前總統馬英九結束到對岸的祭祖訪問,稍早抵達桃園機場。馬英九表示,他此行發現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媒體評論所說的「九二共識又活...

影/「台灣不是中國家務事」 陳建仁籲馬前總統:應當面講清楚

蔡英文總統昨天在加州雷根圖書館會晤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預定今天晚間7時30分返抵國...

馬英九:台灣、大陸都是中華民國

正在大陸訪問的前總統馬英九昨天率領大九學堂的學生赴湖南大學交流,馬英九致詞公開提及,「我們國家」修改了憲法(指修憲歷程)...

馬英九提都堅持一個中國 知情人士:沒有兩國論或一中一台疑慮

前總統馬英九今上午在和湖南大學師生座談致詞時,引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及中國大陸「憲法」,強調「兩岸同堅持一中」。知情人...

民進黨:馬英九稱武漢防疫是人類貢獻 朱、侯認同嗎?

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今天表示,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昨天稱武漢防疫是人類的貢獻,如此說法與過去三年來人類社會,因為中國疫情失守...

馬英九會宋濤:兩岸要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前總統馬英九昨天下午在湖北武漢會見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國台辦主任宋濤,宋濤轉達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馬英九的問候與充分肯定。宋濤說:「我們是一家人,誰也不能把我們分開」。馬英九強調,兩岸「一定要談,也只能夠也只能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