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桃園前市府3工程缺失 張善政:8年辦306場活動、沒人監督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上午和公共工程體檢委員會總顧問李鴻源、召集人市府秘書長詹榮鋒,說明第一波體檢前市府3件公共工程的缺失與改善對策並定位這不是工程弊案,而是工程單位人員的疏失,他認為要要體諒公務人員當時人力嚴重不足,又要辦很多開工剪綵活動,這樣的工作環境工程人員雖有疏失,但是屬於「不可究責的疏失」。
他表示之前談過,桃園市政府工程人員人力短缺非常嚴重,最近幾年太多的工程在進行,工程人員短缺,而且很多人力被撥去辦活動,單單工務局過去8年辦了306場活動,怎麼會有時間靜下心看這些設計呢?所以公務人員雖然有舒疏失,但是屬於不可歸責他們的疏失,而是局處上層首長,沒有給予基層該有的支持,所以說有疏失但不能究責他們。
張善政表示,接下來是要思考如何彌補工程人力不足的問題,短期內沒辦法彌補,所以要設計第三方審查工程結構的製度,不管是土木或結構技師公會審,也就是建立外省審制度,必須從整體的製度面改善。對於施工過程的疏失,會請前面說的外省審制度團隊,會請他們繼續在幾個施工的關鍵點,注意是不是符合當初設計的規範,因為他們在審查的時候會知道哪些是施工的關鍵點要特別注意,寫就是希望外審和施工階段的關鍵審查是同一批人,這個是希望在制度上加強的方面。
張善政說,前市長鄭文燦任內已經做過平鎮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楊梅區公所新建大樓的體檢,今天的體檢報告和前市府有什麼不同?
張善政指出,前市府平鎮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工程坍塌後,原來是混泥土,前市府改為鋼結構,但是基礎是原來的基礎,等於原來的基礎要撐住新的鋼結構,體檢委員會建議基礎的每根柱子也要補強,這個是前市府沒做的,也是停車場遲遲沒開放啟用的原因,為了安全起見,現在的市政府要等體檢報告出來,按照專家的建議補強,還好補強的費用不多時間也不會很久,會盡速進行。
至於楊梅區公所新建大樓上浮的問題,張善政強調,對於前市府鑑定的結果,歸因於大雨造成楊梅區公所新大樓上浮,「對不起,我們不同意這個(前市府)鑑定的結果」,體檢委員會鑑定的結果是一天200毫米大雨不是很罕見,而且在施工階段就發現地下水位比原來估的還要高很多,卻不注意。
張善政說,楊梅區公所當初鑽探的時候因為環境有些複雜舊大樓還在,因此次在周邊鑽探,但是等舊大樓拆除以後沒有再鑽探,未注意有差別,這樣的差別導致設計錯誤,這方面和前市府鄭文燦市長當時的局處做出來的鑑定報告不一樣。
桃園市政府公共工程體檢會總顧問李鴻源表示,桃園市公共工程體檢會是以專業角度檢視工程缺失,而非「除弊」,他期盼藉由體檢讓桃園的公共工程品質達到應有的水準與強度,確保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也讓市府未來的每一筆工程預算,都能運用在刀口上,吸引更多優良的廠商,這也是他與所有專家學者參與桃園市政府公共工程總體檢的目的。
李鴻源指出,平鎮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是結構技師計算錯誤,承受力只有四分之一,審查過程皆未發現此問題,這是很容易看出的問題。楊梅區公所行政大樓的問題是沒有完整鑽探、地下水位定位錯誤;竹圍漁港遊艇碼頭則是缺乏長久的資料蒐集、研究,而這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當初卻僅花費3個月設計,並錯誤引用台北港波高作為設計依據,而且如果要興建一個遊艇碼頭,原經費也嚴重不足,基於上述原因不建議在竹圍漁港蓋遊艇碼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