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蕭美琴請辭獲准!總統府發布新人事 駐美代表由他接任

港股重挫2%跌破17,000點 台股正式超車港股

掮客2億美金喬副手疑違法 柯文哲再點名3人:讓他們留在歷史就好

新聞眼/台海迎暖風 對兩岸當局都加分

兩岸恢復航點「10+13」。圖為桃園機場。聯合報系資料照
兩岸恢復航點「10+13」。圖為桃園機場。聯合報系資料照

上月初,中國大陸主動拋出期許優先恢復廣州等十六個兩岸直航點的訴求,陸委會昨天終於「接招」。這是繼金馬小三通「專案」後,蔡政府再出手推動兩岸恢復交流,試圖奪回兩岸關係主動權,同時也藉此「善意」,對沖蔡英文總統下月出訪可能形成的後座力。

蔡政府開放兩岸直航點的決定,除了有疫情放緩的客觀因素外,也與台灣政黨、民間團體和旅遊業者頻頻與對岸進行交流壓力有關。相形之下,手握「公權力」的蔡政府,反而有遭到「邊緣化」的疑慮。

比如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上月二度率團訪陸,與去年相比,今年陸方會見夏立言的層級明顯提高,包括將接任中共對台二把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另方面,大陸新任國台辦主任宋濤上任以來,積極與台商、台生、宗教界、農漁民等多領域涉台人士互動,推動所謂兩岸「大交流」。

上述諸多交流中,幾乎都有共同訴求,即盡速恢復兩岸正常往來機制,包括兩岸直航航點、小三通全面恢復,以及兩岸遊客正常出入境等,一定程度形成了對蔡政府的壓力。

不過,陸委會昨天宣布開放兩岸直航點,其實也是蔡政府的既定方向。二月二日,蔡總統在出席台商春節活動時就強調,「推動疫後健康有序的交流,也是鞏固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令各界好奇的是,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政府衡量的關鍵為何?

大陸當局現正召開「全國兩會」,今年又逢五年一度的「換屆年」,儘管大陸對台最高決策掌握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手上,但對岸時值由中共政治局常委李強率領的新國務院團隊將上路之際,兩岸關係若能進一步緩和,民間交流更加全面,台海局勢迎來春風,對兩岸當局都是加分,蔡政府也能取得一定的主動權。

例如陸委會昨天雖然釋出開放直航點的善意,但也強調,開放陸客來台旅遊的關鍵點,仍在於中國大陸解除陸客來台自由行、團客禁令。言下之意,我方已把直航點增多,「陸客來台」這顆球,該由北京當局來處理了。

蔡政府藉由開放航點緩和兩岸關係,或許還有另一層考慮,即希望這股台海「暖流」有助於對沖蔡總統預計下月出訪過境美國所造成的後座力。

陸委會昨已「預告」,確定於「清明節前」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細節及配套下周公布。今年清明節是四月五日,正是蔡總統出訪的月份,如果兩岸關係的和緩能延續到四月,或許對台海穩定更有幫助。陸方雖然尚未「解禁」陸客來台,但對陸委會昨天的宣布,大陸國台辦卻隱約有正面肯定的味道,這是蔡政府執政以來兩岸當局罕見的一次交手。

陸委會 陸客 台海 夏立言 國台辦 蔡英文 王滬寧 李強 自由行 習近平

延伸閱讀

夏立言結束訪中 稱大家都不想有戰爭

趙春山:對岸多次提到不喜歡打仗 至少國共都不要打仗

夏立言:赴陸確認大陸對台的重視 就避免衝突達成共識

赴陸回台記者會 夏立言:國共都不想有戰爭 沒談到選舉

相關新聞

新聞眼/台海迎暖風 對兩岸當局都加分

上月初,中國大陸主動拋出期許優先恢復廣州等十六個兩岸直航點的訴求,陸委會昨天終於「接招」。這是繼金馬小三通「專案」後,蔡...

開放陸客?交長:陸方要解鎖

陸委會宣布恢復十個兩岸空運客運定期航點。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表示,考量國人兩岸交流需求,陸委會釋出台灣最大善意,也希望兩岸...

恢復兩岸航點 民進黨:樂見中國對於和平的聲明

陸委會宣布恢復兩岸空運客運10個定期航班航點,10日起實施。民進黨今天表示,樂見中國對於和平的聲明,期盼兩岸在理性、平等...

兩岸關係如何改善 陳建仁:盼中共減少不需要軍事威脅

近年來中共對台文攻武嚇不斷,兩岸關係緊繃,陸委會昨天宣布今起恢復10個航空貨運航點,對解讀為釋出善意。針對兩岸關係的看法...

今起兩岸10航點復飛 陳建仁:釋出善意盼健康有續交流

陸委會昨天宣布,今天起恢復10個兩岸空運客運定期航點,清明節前將開放「小三通」客運中轉。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天表示,新冠肺炎...

邱太三:兩岸每年都有春暖 但花開不開要雙方共同挹注

陸委會宣布恢復兩岸10個直航點、13個包機航點,外界部分意見解讀,是因減少蔡英文總統本月赴美的政治後座力。陸委會主委邱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