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視后藏不住嫁女喜悅! 柯淑勤曬演員女兒火辣婚紗喊恭喜

小犬颱風今晚轉中颱 氣象署揭最新路徑

基捷經費公文曝光 林右昌部長打臉林右昌市長

內政部長林右昌(右)說,基隆捷運沒有那種不用付錢的,但最近一份公文曝光,林部長狠狠打臉了林市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內政部長林右昌(右)說,基隆捷運沒有那種不用付錢的,但最近一份公文曝光,林部長狠狠打臉了林市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基隆市長謝國樑日前開臉書直播,揭露基市府的基隆捷運自負額暴增至五十三點八六億元,市府財政肯定難負荷,稱中央應全額負擔,前市長、現任內政部長林右昌則回擊「沒有那種不用付錢的」,但最近一份公文曝光,林部長打臉公文內容的林市長,因為直到卸任市長前,林右昌仍努力要中央全數埋單基隆捷運建設經費。林右昌昨對此未做回應。

基隆捷運從輕軌一路升級為中運量捷運,基隆市府要負擔的費用從○元變成五十三點八六億元。細數基隆捷運從路線到經費,七年內已有八次改變,最近最大的變化是總經費暴增到六九七億元,引發謝國樑和林右昌隔空對嗆,但林右昌卸任前廿二天,市府曾行文行政院國發會,這份公文就是主張基捷建設費用應由中央全數支付。

本報掌握的是基市府交通處去年十二月二日回給國發會的公文,內容顯示基捷計畫是國家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軌道建設,在提升區域間資源流通效能,縮短區域落差。而台鐵樹林到七堵之間是東、西路線重疊路段,這個區間須同時服務基隆與台北之間的短途通勤旅客,以及台北與花蓮/台東之間的城際運輸,已造成容量瓶頸。

為改善台鐵這段容量瓶頸、解決東部幹線一票難求、擴大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帶動基隆河谷廊帶區域發展,並推動軌道國產化政策示範計畫等目的,由交通部鐵道局主政規畫基捷計畫,並非地方(基隆市)政府提案。

基隆捷運7年8變 製表/吳淑君
基隆捷運7年8變 製表/吳淑君

基市府表示,這項軌道計畫的路線調整及可行性方案研究,是利用台鐵第三軌路廊新增兩條獨立輕軌(捷運)的軌道,但台鐵局有諸多考量,且要釐清及協調的介面很多,二○二○年十二月廿三日由交通部舉行「北北基軌道路網政策溝通平台工作小組第五次會議」,鐵道局提出基捷主線優化方案(明德一路—工建西路—實踐路—堵南街),基隆市路線部分達成初步共識。

但基捷在新北市汐止要走大同路,嚴重影響在地交通,也影響捷運民生汐止線東段的汐科站及樟樹灣站配置,交通部去年一月廿四日與北北基市府開會,基捷基於國土發展等考慮,由中央提議並與地方政府達成共識,採鐵道局整合主線的優化路線方案。

基市府表示,基捷計畫不是地方政府自提的捷運建設,中央調整路線也有多重政策目標的考慮,不純然考慮地方交通所需,即使交通部認為基捷計畫適用大眾捷運法,但既由中央主政,就不應採用補助地方建設捷運的模式,而是由中央負擔用地取得、建設、開發及營運等經費。

基市府官員說,謝國樑主張基捷市府不出錢,只是「林規謝隨」,林右昌的說法不就等於林部長打臉林市長?

▌延伸推薦:

基捷經費7年6變 林右昌卸任市長前公文曝光打臉自己

基隆捷運 林右昌 交通部 謝國樑 台鐵 前瞻基礎建設 軌道建設

延伸閱讀

助輪椅族放渡板小心開車平穩 謝國樑表揚5善心公車駕駛

基捷經費暴增引侯友宜籲中央體諒基隆財政 謝國樑:仗義直言

黑幫滋事挑戰公權力 林右昌:踩到地雷 已經倒大楣

網紅貼車未讓人影片質疑謝國樑成效 警澄清:蒐證後舉發

相關新聞

基捷爭議「林市長打臉林部長」?謝國樑:過去的就讓他過去

針對內政部長林右昌在基隆市長卸任前,曾發文給國發會,指基隆捷運應由中央負擔建設、開發及營運階段經費,林右昌日前卻說「沒有...

基捷經費公文曝光 林部長打臉林市長

基隆市長謝國樑日前開臉書直播,揭露基市府的基隆捷運自負額暴增至五十三點八六億元,市府財政肯定難負荷,稱中央應全額負擔,前...

新聞眼/林右昌做不到 好意思要謝國樑多努力?

基隆市長謝國樑不滿基隆市府對基隆捷運的自付額翻漲三倍,怒嗆要基隆出錢「門都沒有」,前市長、現任內政部長林右昌則要謝市長「...

基捷經費爭議 在野轟林右昌 綠反譏政治口水

基隆捷運經費爭議,基市府公文顯示,前市長林右昌曾主張希望中央負擔基隆捷運後續建設經費,遭質疑「林部長打臉林市長」。在野黨...

基隆捷運地方負擔 鄭文燦:以過來人身分協助

基隆捷運地方負擔議題,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有經驗的首長會在綜合規劃通過後,用各種方式減輕地方政府財政負擔,「 我也是...

中央補助基捷創新高? 基市府:錯用法律 應是中央權責

基隆捷運興建經費中央、地方分攤金額成為話題,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近日會派次長與基市府溝通。基市府今天重申,「基隆捷運計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