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來儀稱北京挺柯 柯文哲:我是兩岸溝通最好的橋樑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日前談到兩岸事務,認為副總統賴清德過去發言讓北京不安,新北市長侯友宜則是不甚熟悉,而辦過雙城論壇的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較為熟悉,相較之下,北京比較願意支持柯文哲。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自豪回應,在美中台之間,我是兩岸溝通最好的橋樑。
2024總統大選藍綠白參選人出爐後,葛來儀表示北京對國民黨的侯友宜不熟悉,把他與前總統李登輝作聯想,傾向支持曾往來過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柯文哲表示,他有跟美國及中國打過交道,相信可以擺脫藍綠的意識形態,在美中台之間,成為最好的溝通橋樑。
【中央社/台北26日電】
華府兩岸專家葛來儀今天表示,北京對國民黨的侯友宜不熟悉,傾向支持曾往來過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柯文哲今天說,他解讀葛來儀的話,就是柯文哲是最能夠與中、美兩邊溝通的人。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Institution)25日邀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印太研究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戴維森學院教授任雪麗(Shelley Rigger)及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等台灣及兩岸事務專家,談論台灣未來。
談到此次總統大選中國較屬意哪位參選人,葛來儀說,北京對國民黨徵召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不熟悉,把他與故總統李登輝作聯想,傾向支持曾往來過的柯文哲。
柯文哲今天在受訪時表示,他認為他是有辦法與美國溝通,也有辦法與中國溝通的人,溝通還是很重要,買賣不成仁義在,各自都有底線;但大家可以講清楚,如果你侵犯到他的底線,他還是會跟拚命,但若沒侵犯到底線,大家可以來談,他不管對美國或中國,都表達同樣的態度。
柯文哲說,就如同20日他宣布參選時所說的,他希望台灣是中美溝通的橋梁,不是中美對抗的棋子,希望台灣是美麗之島、福爾摩沙,而不是如外國媒體所說的,台灣是全世界最危險的地方,也希望切此讓台灣成為團結、和諧的社會,不是分裂、鬥爭的社會。
柯文哲表示,他解讀葛來儀的話,就是在所有參選人當中,柯文哲是最能夠與中、美兩邊都能夠溝通的人,這樣解讀就好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