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新聞眼/賴清德的威信 開始受到挑戰

副總統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二○二四總統已成定局,但在黨內立委提名,還有賴清德要面對的棘手難題。從民進黨中央祭出的立委初選「禁賴令」、「誠信條款」乃至先前的學倫機制,都是為了貫徹「賴清德意志」,但黨內對這些「規定」並未全盤埋單,長此以往,賴清德的黨內領導威信當然也會受損。
民進黨早已下令各縣市,立委初選不得用與賴清德合影作看板文宣,但南台灣參選人不是打「擦邊球」就是「公然違法」。據悉,有參選人跑攤時發放「賴清德信賴推薦」的面紙,遭到「看不下去」的綠營的地方人士拍影片側錄,證據擺在眼前,黨中央不能視而不見。
「誠信條款」雖不具強制力,但這是賴清德主導要求,黨內多數派系受限於派系現任立委「大表贊成」,表面上未反彈,但不少派系人士私下抱怨,很多地方實力派議員,原想藉由公平的初選機制,更上層樓挑戰立委選舉,就黨內民主機制而言,實在沒理由強制勸退,因此如果議員堅持要參選,大家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賴清德剛就任黨主席時,推動學倫機制,黨中央當時表示,擬參選人需簽署論文學術倫理聲明書,如果候選人最高學歷沒有論文,或沒有作為登記使用,則無須簽署;但直到目前,公開響應學倫機制的參選人寥寥可數,這樣的情況一方面讓賴清德難堪,另方面也可能被在野黨解讀民進黨又在「打假球」。
民進黨最近推動的黨務改革與選戰機制,很清楚都是賴清德意志,現在黨內無法全盤貫徹,對民進黨的形象,以及賴清德的領導威信都將有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