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觀點美食評鑑-500盤2023:晶華軒11盤、INITA單一菜最多盤 全台313間餐廳奪盤創新高

亞運體操/鞍馬連霸成功!李智凱奪金翻出空前紀錄

伊斯坦堡憂爆強震 專家籲強化海邊建築

土耳其下個地震未爆彈,會是人口1600萬的伊斯坦堡?針對土耳其近日強震,學者警告大城伊斯坦堡未來幾年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的機率也很高,呼籲該國政府儘速推動都更,尤其是伊斯坦堡靠海的建築。土耳其上周強震有2.4萬棟建築倒塌,但伊斯坦堡有9萬棟建築有倒塌高風險,若爆發震災恐更嚴重。

伊斯坦堡將有大地震

根據《半島電視台》13日報導,有鑑於土耳其南部發生嚴重強震,造成至少3萬人死亡、8萬人受傷,專家也開始擔心土耳其境內人口最密集的伊斯坦堡發生地震,甚至也是像這次雙地震的情況重演。土耳其伊爾第茲斯技術大學地質系教授爾索伊預估,伊斯坦堡快發生大地震了。

他提到,按照目前觀測北安那托利亞斷層移動的狀況,伊斯坦堡恐在近年內發生地震,但詳細時間仍無法預估。地質工程師協會主席阿蘭也提到,伊斯坦堡恐會發生規模7以上的強震。爾索伊提到,在馬摩拉海下的斷層,累積的能量有辦法在1年內產生2次規模大於7的地震,1999年就發生過類似的狀況。

災情會更嚴重

當時共造成超過8千人死亡,由於土耳其位處安那托利亞板塊、阿拉伯板塊、歐亞大陸板塊與非洲板塊的交界處,因此也屬於地震密集帶,而伊斯坦堡是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安那托利亞板塊交界,而該區貢獻土耳其30.4%的GDP,是土耳其的經濟發展重心,若發生地震對土耳其傷害難以想像,因此要加速沿海地區建築的都更。

爾索伊同時呼籲,土耳其政府應設法強化政府辦公室、醫院、軍事基地、消防部門的建築物強度,避免這次地震大量醫療院所倒塌的狀況重現,另外,伊斯坦堡平常運輸比較不發達的地方也要優先改善,以防地震發生,時救災隊難以到達災害現場進行救援,且伊斯坦堡近年因社會外移增加,人口只會愈來愈多。

艾爾段面臨治理挑戰

CNBC》提到,據伊斯坦堡市長伊馬姆奧盧統計,城內120萬棟建築中,至少有9萬棟建築物為高風險建築、17萬棟為中度風險,如果伊斯坦堡發生地震將會對土耳其進行造成重大影響,政府應該及早部署、設法降低災害對國家的影響。

此外,土耳其今年將舉行選舉,伊馬姆奧盧是反對派的強力挑戰人選,艾爾段如何在通膨(物價已上漲57%、央行已升息至13%)、震災的夾擊中快速救災、展現威望以延續政權,將會是他未來最大的挑戰。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土耳其 敘利亞 強震

延伸閱讀

土敘強震影響2600萬人 土耳其損841億 劫災區加重罰

中華醫大教職員發起募捐土耳其災民 3天募近18萬元

九華山地藏庵捐100萬助土耳其 喊「Taiwan can help」

台灣民眾展現大愛!土耳其強震賑災捐款10萬多筆 金額直逼5億元

相關新聞

挖到富商居所?土耳其救援隊搬移遺體時發現200萬美元現鈔

土耳其南部與敘利亞接壤地區6日發生規模7.8和7.5強震後,各國救援隊便夜以繼日投入救難工作。位於土耳其南部的加濟泰普市(Gaziantep)救援隊,20日在搬運罹難者遺體時,在震後的廢墟發現200萬美元現鈔,當場清點移送民警。

土耳其地震震出一條長達300公里大裂縫!幾乎是台灣總長度

根據路透報導,土耳其地震後,在土、敘交界撕裂出一條幾乎是台灣領土的總長度、長達300公里的大裂縫,及一條較短的裂縫,讓位於地震帶上的土耳其城鎮幾乎四分五裂。

土耳其毀滅性強震讓地面出現50公尺深裂谷 居民:醒來如見戰場

土耳其6日發生規模7.8的毀滅性強震,東南部一處青翠的橄欖園因此被一分為二。當地更出現了一個長度超過300公尺的裂谷,將...

台灣搜救隊離境 土耳其機場響起5分鐘掌聲致謝

台灣搜救隊赴土耳其展開震災救援任務,打響台灣知名度及拉近雙邊人民距離。搜救隊今天於伊斯坦堡機場搭機返台時,現場更響起長達4至5分鐘的掌聲。

影/播報到一半「嚇哭」!CNN記者在土耳其直播遇強震畫面曝

土耳其與敘利亞6日遭規模7.8強震襲擊後造成兩國超過4.7萬人死亡,但土耳其南部20日晚間8點左右又出現規模6.4的淺層...

土耳其強震後:厄多安的救災,能扭轉20年來最大政治危機嗎?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中南部的卡赫拉瑪拉許省(Kahranmaraş)在9個小時內連續發生7.6級和7.7級的淺層地震,超過4萬1千人死亡(截至2月16日的統計,土耳其3萬6,187人、敘利亞5,800人死亡),土耳其國內共約1,300萬人口受到影響。這起百年以來最大強震造成重大傷亡,政府處理災情的反應及救難方式引起民怨、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的發言更激發民眾震怒。眼見5月總統及國會大選即將來臨,突如其來的強震,可能將對厄多安及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造成20年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