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王毅見面後仍互不相讓 紐時:全球分裂加深

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交最高官員王毅在歐洲最重要的慕尼黑安全會議見面,雙方各放話強烈火爆。雖都強調無意尋求新冷戰,但美方最新警告說,中國有強烈意願軍援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紐約時報19日報導,這實意味全球分裂加深。
冷戰數十年,美國、蘇聯加上偶一為之的中國,投入軍事資源在全球長期作戰,打血腥的代理人戰爭,由韓戰到阿富汗都是如此。
美方官員表示,中國不像伊朗、北韓,俄烏戰爭這一年很克制,沒提供物資援助給俄國;但拜登總統曾警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若是軍援俄國,必有深遠後果。
中國若以軍援介入俄烏戰爭,無疑將轉化戰爭的本質;戰爭將變成畫時代衝突,三大超強及其夥伴國站在對立面,俄、中、伊朗及北韓聯合對付美、烏克蘭及其歐亞盟邦、夥伴國如日本及南韓。
華府及歐洲各國包括西班牙都表示,必須盡一切可能抵擋今春俄國在烏克蘭發動的新攻勢,冬季阻卻俄軍突穿烏軍防線的可能性。
美國公布情報界所見,來嚇阻中國軍援俄國,讓全球對中方任何可能支援俄軍的行動,都加大檢查力道。華府使用情報,屬更廣的戰略博弈之一,想破壞俄國動武,例如普亭下令俄軍入侵烏國前幾個月,拜登政府迅速公開機密情資,想嚇阻普亭;情報證實很準,但未能奏效,普亭依然揮軍烏國。
布林肯周末發言,以及美方官員私下放消息給記者,都是相同的情報戰略另一篇章。副總統賀錦麗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說,公開警告中國勿軍援俄國,官員們表示已與盟邦分享情資,都是如此。
美國對中國實在沒有多少好牌可打;雖說兩國貿易依然強勁,但關係現降到數十年來最低點,因中方偵察氣球2月闖入美國本土領空而更雪上加霜。
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公布王毅、布林肯會談的冗長謄本,雖未提及兩人談到俄、烏戰爭,但確實談到兩人因氣球事件而衝突,另廣泛指出「美國動用一切手段來封堵、壓制中國」。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副教授邢悅表示,美中關係緊張,今年夏天以前不會改善,短期內不會溝通,但兩國關係不僅攸關彼此,還影響中國與西方國家;美中有齟齬,歐洲必站在美國那一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