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蘇花路廊恐塞到晚上9時 公路總局:已遠超過可負荷車流量

快看帳戶!他半夜收到入帳通知 14銀行搶先發6000元

普發6000今起入帳 行政院提醒「這三種通知方式」是詐騙

氣球事件 陸向美使館提出嚴正交涉

美國總統拜登(右)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去年十一月在印尼峇里島G20峰會場邊會面。(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右)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去年十一月在印尼峇里島G20峰會場邊會面。(路透)

美國四日出動戰機發射響尾蛇飛彈擊落大陸偵察氣球,大陸副外長謝鋒五日奉命代表大陸官方向美國駐華使館負責人提出嚴正交涉;謝鋒指出,美方所作所為嚴重衝擊損害峇里島會晤以來,雙方穩定中美關係的努力和進程。

根據大陸外交部昨日發布新聞稿,謝鋒批美方對北京當局的說明置若罔聞,執意對即將離開美領空的民用飛艇濫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法精神和國際慣例;他說,中國民用無人飛艇誤入美領空完全是由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偶發事件,事實一清二楚,不容歪曲抹黑。

謝鋒指出,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強烈抗議,敦促美方不得採取進一步行動損害中方利益,不得升級、擴大緊張局勢。「中國政府正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將堅決維護中方企業正當權益,堅決捍衛中方利益和尊嚴,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權利」。

紐約時報分析,大國之間蒐集彼此情資並非新鮮事,使用氣球也不奇怪,也非美國境內第一次發現偵察氣球,但這次中國大陸氣球事件凸顯美中之間欠缺溝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定近日訪問北京,因此事臨時取消,這雖然算不上重大危機,但中方官員知道氣球被發現卻沒有打電話給美方尋求解決,凸顯問題所在。

報導指出,這種狀況本該在二○○一年一架美國偵察機和一架共軍戰機在南海相撞後獲得解決。當時事發後數日間,時任美國總統布希無法透過電話與中方領袖聯繫,時任國務卿鮑爾也使不上力。鮑爾後來說:「這令人擔心會發生什麼更深層的危機。」後來,兩國設立熱線,並承諾更妥適溝通。然而,這次氣球事件顯示這些努力顯然沒用。

昨天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中,媒體問及美方推遲國務卿布林肯訪華行程,中方將如何保持中美關係穩定?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應當同中方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避免誤解誤判,破壞彼此互信。對於謝鋒向美提出嚴正交涉一事,毛寧說,「美方不要沒完沒了,升級擴大,中方將視事態的發展作出必要的反應」。

星部長:盼台海不會戰爭

【國際組/綜合報導】美中關係因偵察氣球事件再度緊繃之際,新加坡內政部長尚穆根表示,美中持續將彼此視為競爭者也是威脅,其中一個「危險焦點」即是台灣;新加坡希望台海不會爆發戰爭,但風險已升高。近期台海局勢升溫,新加坡政府已多次對此表達擔憂。

海峽時報報導,尚穆根五日表示,新加坡長期與美國、中國及歐洲國家維持關係,這是因為星國相信許多主要國家都需要參與亞洲事務以維持權力平衡。他表示,若台海發生戰爭,將對新加坡產生很大的直接衝擊。

間諜氣球

延伸閱讀

間諜氣球爭議 陸外交部:考驗美方處理危機方式

如何調整氣球事件反應程度 習近平的難題

整理包/一顆氣球攪動美中關係 一文掌握事件始末和細節

華郵揭中國偵察氣球目的 秀實力或破壞布林肯出訪

相關新聞

華盛頓郵報:氣球風波「部分誤會」

中國大陸偵察氣球侵入美國事件衝擊美中關係之際,華盛頓郵報十四日引述多位匿名美國情報官員報導,從這枚氣球的飛行途徑判斷,目...

周末3不明飛行物殘骸尚未尋獲! 美國防部長:與中國氣球不同

北美領空上周末有3個不明飛行物遭擊落,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13日表示當局仍在努力搜索殘骸。

又射下「不明八角形飛行物」!美國防部:未評估為軍事威脅

美國國防部12日證實當天一架F-16戰鬥機在密西根州(Michigan)休倫湖(Lake Huron)上空擊落了一個不明...

美官員:已發現中國大陸氣球主要偵察部件、基本上完好無損

疑似中國大陸間諜的氣球在美國上空飄了數天,4日於南卡羅萊納州附近海域被擊落。ABC新聞報導,美方官員10日稱,已經確定了...

又一中方偵察氣球? 美軍在阿拉斯加擊落一高空物體

傳出在阿拉斯加上空又出現一個中國大陸的偵察氣球,白宮10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下令美軍擊落在阿拉斯加上空的一個高空物體。

美媒:情報官員認為中方間諜氣球屬於解放軍的廣泛監控計畫

華盛頓郵報與CNN報導,多位熟知情資的美方官員指出,美國情報官員認為最近回收的中國大陸間諜氣球屬於解放軍進行的一項廣泛監...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