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蔡阿嘎評日本5連鎖店挨轟 旅台日本作家:沒遇過覺得「這1家」難吃的人

【即時短評】氣球風波看美中高來高去 台灣政客蹭熱度兼賣芒果乾

蒙大拿州上空發現中國偵察氣球,美中緊張關係急速上升,中方雖稱是民間的氣象氣球,但國務卿布林肯仍為此暫緩訪問中國。(路透)
蒙大拿州上空發現中國偵察氣球,美中緊張關係急速上升,中方雖稱是民間的氣象氣球,但國務卿布林肯仍為此暫緩訪問中國。(路透)

一顆用途美中各自表述的高空氣球,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用來當作延遲訪問北京的主因,堪稱近代最政治化的一顆氣球。

美國總統拜登在一月底就已經聽取簡報,獲知中方氣球進入美國領空,然後行政部門向媒體出示照片,消息在美國時間二月二日曝光,引起軒然大波。共和黨主導的聯邦眾議院也是差不多時間接獲行政部門簡報,很不是滋味,只能加碼抗中,努力將拜登和民主黨打為對中的鴿派。

中美對氣球用途的定位南轅北轍,北京堅持氣球是無人飛艇、民用、蒐集氣象資訊,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純屬意外。

美國國防部則認定是間諜氣球,而且受到中方操控,但不願提供媒體任何根據,只說事涉機密,並以不構成威脅為由,現階段排除擊落的選項。

美方選擇讓消息在布林肯出發前夕曝光,可能是要先看看北京如何回應。北京外交部第一時間表示尚待核實。在美國媒體用「疑似」中國的間諜氣球報導後,北京隨即澄清。布林肯仍以此為由宣布暫緩訪中行程後,致電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討個說法。

布林肯表示基於中國一顆「高空偵察氣球」目前在美國領空,此時訪中不宜。對於北京「表示遺憾」的聲明,布林肯斥為「不負責任的行為、明顯侵害美國主權和違反國際法」。

耐人尋味的是,直到三日的北京外交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氣球和布林肯訂於五日訪華的問題時,發言人毛寧仍回應:「我注意到有關報導,中方正在了解核實情況。關於布林肯國務卿訪華,我目前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

因此,布林肯宣布延後訪中後,北京外交部四日回應「事實上,中美雙方都沒有宣布過什麼訪問,美方發布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我們予以尊重」,就沒有被打臉的問題。

假如套用禪宗,美方以氣球侵害主權為由暫緩布林肯訪問,有點「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的味道。中方的回應則像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原先就沒有證實訪問的報導,自然就沒有暫緩訪問的問題。當然,恨不得看北京笑話的人,會解讀為中國替自己找下台階,不過這應該比較偏向事實。

話說回來,中方氣球進入美國領空,侵害主權,都是事實,但可大可小,美國的主權豈是任人侵犯?布林肯也表示「條件許可」時儘速訪中。

一顆氣球讓外界目睹美中如何「高來高去」、「鬥而不破」。台灣從行政院長陳建仁到外交部和民進黨立委在場邊跟著敲鑼打鼓,如鸚鵡學舌般高喊主權、國際法,只給人自我投射、蹭熱度、賣「芒果乾」的感覺。

間諜氣球 美中關係 北京

延伸閱讀

布林肯訪中因「間諜氣球」臨時喊卡 華郵:北京原設定3目標

BBC:一顆氣球 讓美中新冷戰現形 華府須藉反制安撫民心

布林肯因氣球暫停出訪 王定宇:反觀中共對台軍演藍還去密談

氣球事件布林肯延訪 楊永明:美中談不攏、新冷戰序幕

相關新聞

華盛頓郵報:氣球風波「部分誤會」

中國大陸偵察氣球侵入美國事件衝擊美中關係之際,華盛頓郵報十四日引述多位匿名美國情報官員報導,從這枚氣球的飛行途徑判斷,目...

周末3不明飛行物殘骸尚未尋獲! 美國防部長:與中國氣球不同

北美領空上周末有3個不明飛行物遭擊落,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13日表示當局仍在努力搜索殘骸。

又射下「不明八角形飛行物」!美國防部:未評估為軍事威脅

美國國防部12日證實當天一架F-16戰鬥機在密西根州(Michigan)休倫湖(Lake Huron)上空擊落了一個不明...

美官員:已發現中國大陸氣球主要偵察部件、基本上完好無損

疑似中國大陸間諜的氣球在美國上空飄了數天,4日於南卡羅萊納州附近海域被擊落。ABC新聞報導,美方官員10日稱,已經確定了...

又一中方偵察氣球? 美軍在阿拉斯加擊落一高空物體

傳出在阿拉斯加上空又出現一個中國大陸的偵察氣球,白宮10日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下令美軍擊落在阿拉斯加上空的一個高空物體。

美媒:情報官員認為中方間諜氣球屬於解放軍的廣泛監控計畫

華盛頓郵報與CNN報導,多位熟知情資的美方官員指出,美國情報官員認為最近回收的中國大陸間諜氣球屬於解放軍進行的一項廣泛監...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