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間諜氣球飄美上空…因「這條約」影響 打下中方氣球恐不可行

據稱一個中國間諜氣球飄到美國上空,此舉無疑是挑釁,尤其時機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首度正式訪中之前;但按2002年生效的「開放天空條約」(Open Skies Treaty),美國也使用氣球偵搜情報,共和黨要人如前美國總統川普、前駐聯合國大使海理提議,把中國氣球打下來,實非可行之道。
華盛頓郵報3日報導,間諜刺探一般以灰色地帶存在於國與國之間,大致受到寬容,大家心照不宣,因為每個國家都在做;採取強勢行動防堵間諜行動,可能招致大到不成比例的反制,讓某國更為不悅。正因如此,只有在特殊環境做得太過火,各國才會驅逐外交官。
至於空飄刺探情報的現況,經常口頭不說,但經共和黨籍總統提倡幾十年下來,1992年在赫爾辛基簽訂開放天空條約,2002年生效,美、俄之外還有34國參與。
美國國務院指出,2002到2016年間,美國執行196次空飄氣球到俄國上空,俄國則對美做了71次。
如今美、俄都已退出該條約;川普政府2020年退出時,倒不是認為條約很爛,而是據稱俄國不遵守其條款。2018年,川普政府先是斥責俄方動用某種設備,但後來批准。俄國最後也退出條約;美國總統拜登當時反對川普的舉動,但他的政府執政後,也沒重返條約的舉動。
中國從沒加入開放天空條約,當然這不意味美、中不向對方做空中情蒐。2001年美國海軍一架偵察機與解放軍戰機在南海發生碰撞,意外迫降於中國海南島;2016年中方戰機兩次用雷達鎖定美方偵察機,指稱其在東海飛得太接近中國領土;至於使用高科技衛星,就更不用提了。
動用的不光是偵察機或衛星;五角大廈去年預算文件便細述一項新計畫,要增加美方的高空偵搜氣球經費,想追蹤並對抗中、俄研製的極音速武器;雖說這一類偵搜經常由衛星執行,但氣球明顯便宜得多。
五角大廈不擬把情報蒐集氣球打下來,口中說的理由是它可能危及地面上的民眾,此外還說,中方透過氣球搜集的情資,應該比不上已由其他手段如衛星取得的。
除此之外,官方也得考慮擊落氣球會設下先例,對美方及其對手皆然;觀察氣球也有其價值,向中國等國展現美國能如何打發氣球這種威脅,反而不利。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