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英國QS最佳留學城市排名出爐 台灣這城市全球第14歷年最佳

關鍵是人!黃仁勳:美國想在AI領域領先 要先鎖定「這個國家」

不背棄支持者!柯文哲:死在裡面都不會逃亡 保釋金太高「寧可被押」

黃耀輝/亂刪地方補助 違憲犯法悖情理

賴政府上台一年多,沒幹過正事,卻搞了不少詐騙;例如以立院刪減預算,捏造弱勢團體的房租補貼、育兒津貼被砍等假訊息,為大罷免添油加火,可謂劣跡斑斑。

最近的倒行逆施,就是行政院以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立院通案刪減,自行刪減有困難的歪理,大砍應給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六三六億,占原編數的二成五。霸凌缺錢的地方政府,傷害基層弱勢民眾,這是史上前所未見,中央政府違憲、犯法、悖理、無情的暴行,應予嚴厲譴責!

憲法本文第一四七條「基本國策」明定,為謀地方的平衡發展,中央有「應酌予補助」地方政府的義務。第一六三條明定「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準,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也要求中央應保障原住民族與離島發展,重視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另規定對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

而主計總處將「一般性補助」限制於地方政府的基本收支差短,及教育、社福、基本設施等用途,行政院卻無差別地大砍該補助款,使高度依賴補助之縣市少了救命錢,而無以實現保障弱勢、實踐社會正義、促進均衡發展等上述憲定的法定義務,更違反憲法第七條人民平等權,保障人民不因身處貧瘠地區而遭不公平待遇。在中央與地方權限畫分上,憲法一一一條規定「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解決之」,行政院憑什麼逕刪地方補助?

立院審議通過的預算案即為法定預算,依釋字三九一號解釋「與法律案相當」,行政院提起覆議也已失敗。除非「遇特殊事故」而有裁減經費之必要,才得經行政院會決議,呈請總統以令裁減;地方政府也並無違反規定須「得酌減」補助。中央亂砍一般補助款後,地方僅剩一八六五億,遠低於上年度的二三○三億;行政院公然違反預算法、財劃法、地方制度法、補助辦法,更破壞財政紀律。

何況,中央原歲出膨脹一成,被立院刪減中央政府不必要且浪費的出國、文宣等支出後,仍是史上最高的二.九三兆;非法律義務支出高達一.三兆,行政院調降六三六億僅占百分之二,其實毫無困難,若非心狠手辣怎敢大砍地方補助款二成五?從內政部長強迫地方更改路名、浪費納稅人血汗錢,以及監委公務車私用等敗壞官箴情事,相對於立院無法刪減貪腐官吏人事費的無奈,更凸顯賴政府背離天理、冷酷無情。

明明主計總處將一般性補助、人事費、弱勢福利津貼補助等,在歷年的總預算列為「依法律明定必須編列之經費,即行政部門無法因財政困難而逕予緊縮或刪減」之「法定義務支出」;主計長陳淑姿竟向卓揆提出大砍地方補助款的餿主意,證明陳主計長工於政治算計,不惜敗壞財政紀律、犧牲基層權益與地方政府為敵,實在嚴重不適任。

此外,許多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區域立委及議員,竟然幫中央亂砍地方補助款幫腔,胳臂向府院黨中央彎,忘了家鄉的人民才是主人,辜負地方選民的託付,這才應當以罷免來制裁!(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延伸閱讀

統刪地方補助挨批 主計總處曝曾考量減國債付息

影/卓榮泰稱沒錢繳電費何來宰割?蔣萬安諷:只有載狗

卓揆不刪債息卻減補助款 蔣萬安10字嗆:沒宰割只載狗?

蔣萬安率8藍營縣市「行院討錢」!綠批藍白惡砍預算導致 主計長:這4縣市補助都增加

相關新聞

黃正忠/低碳淨零 「鋅」事誰人知

上過我在政大EMBA講授「企業社會責任」課程的業界學生都知道,多年來我不斷強調礦業金屬資源稀缺與耗竭的重要性,果不其然本...

詹文男/當AI會看相

好友老張有位美麗的女同事,多年來感情路不是很順遂,至今仍小姑獨處。關心其終身大事的媽媽帶她去看面相,面相老師仔細端詳了半...

陳國樑/ 電動車、計程車應繳汽燃費

汽車燃料使用費不該是「燃料」的使用,而是「公路」的使用;不該是「規費」,而是「稅捐」。

徐遵慈/川普關稅 將改變東協原產地規則

美國川普政府四月宣布「對等關稅」迄今,屢屢延後或修改徵稅計畫,暴露其意在藉關稅施壓達到科技管制及與中國供應鏈脫鉤等目的。...

劉大年/由MG汽車到麒麟啤酒

MG汽車原是英國品牌,早已被中國大陸品牌收購,並得到大陸政府的補貼支持;由大陸進口零組件後在台灣組裝,因具有外國品牌血統...

黃齊元/美國世紀終結對台灣的影響

川普日前閃電出兵攻打伊朗,並不特別讓人意外,因為他已預告要這麼做。川普當然知道戰爭的代價,但他被以色列強逼不得不行動,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