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淡水晚間老舊平房火警1死1傷 24歲男子燒成焦屍

0050恢復交易爆量漲 外資不埋單竟高居賣超第一

五億高中生婚姻無效 龐大遺產如何繼承?律師分析4結果

黃齊元/台灣的一千零一夜生存策略

美中領導人近日會晤,雙方和解並達成多項共識,對台灣影響深遠,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台獨已完全被否定」。前蘇聯瓦解時,福山在《歷史之終結》中,預言自由民主將取代共產極權制度。就今天情勢看來,台獨也到了歷史終點。

有人認為中共不等於中國,同理,台獨也不等於台灣,哈瑪斯不等於巴勒斯坦。台灣主體性無庸置疑,但大陸有自己的定義和區分,強調「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對大陸而言就是台獨。某些台灣人已被對岸定調為台獨,未來透過AI,每個人都有可能被貼上標籤。

「九二共識」即使成立,也只是「兩岸共識」,但「一個中國」卻是有法律基礎的「世界共識」。台灣和大陸必須找出共識方案,然而連藍白都無法合,兩岸怎麼可能有共識?

巴勒斯坦有名無實,台灣卻是有實無名。現實在於大陸認定,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九二共識」只是藉口。台灣可學以色列,捍衛爭議領土;但期待以「民主聯盟」維持現狀,絕無可能,民主的代價是戰爭。

第二、「美中正走向和解的道路」。拜習會後,美中走向一個新局面,叫做「點菜式」外交,而非「套餐式」;前者可以自由配菜、中西混合,後者只能選西餐或中餐,也就是選邊站。

老美政治和經濟,向來雙標,「小院高牆」就是例子。晶片禁止銷陸,波音卻跪求購買;面對比亞迪和華為競爭,特斯拉和iPhone仍挺進中國;在半導體產業,輝達不斷降低產品功能,說什麼也要卡位市場。反觀台灣,對大陸取消服貿、貨貿,產業、觀光、學術交流逐漸減少,雙方不再對話,政策形同全面封鎖。

美中關係忽硬忽軟、有競有合、虛實並進。台灣則是抗中仇中、切斷連結、陽和陰抗。兩岸最大危機不在軍事,而是交流乾涸化、認知幻象化和關係邊緣化。

第三、「維持現狀愈來愈不可行」。習近平呼籲美國「停止武裝台灣」、以具體行動展現不支持台獨,同時表明傾向「和平統一」,但不排除動武可能。美國也繼續支持「一個中國」,無意與大陸發生衝突。

中美雙方雖釋出善意,但和解並不代表和平,妥協也可能帶來壓力。川普近期表示他若當選總統,將廢止「印太經濟框架」,美國無法也不願當老大哥。全球正走向多極聯盟,告別單一霸權時代。

台灣要維持現狀必須靠美國,未來會愈來愈難。我們不像以色列,可以無視外國壓力硬幹。習近平強調「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我們對美國護台有信心嗎?

面對世局,台灣人民未來應從「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變成「務實的台灣支持者」。關鍵字是「務實」,不管你是藍綠白,都要很客觀的評估情勢。每個人都想選擇民主自由,但選擇是主觀的,現實是客觀的;主觀限於台灣,但無法影響世界。在美中共存的世界,台灣無法選邊站。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故事,起源是某國王每日娶一少女,翌日即殺掉,但有一名少女每夜講精彩故事,天亮便停住,國王因為想聽故事,便讓她一直講,不忍殺她,這就是背景由來。距離習近平二○二八年第三任期屆滿,還有一千多天時間;如何講好台灣的故事,說服對岸,創造台灣永續存在價值,是每個台灣人的責任!

(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兼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

美國 台獨 台灣人

延伸閱讀

大陸壽險業籌500億人民幣護盤基金!習近平「既要又要」嚇壞金融圈

北京瞭望/解謎習近平上海行 力推「金融中心」

「挖呀挖呀挖」落榜…陸10大流行語出爐 榜首是習近平這句話

習近平結束上海行大談改革開放:發揮龍頭作用建設「五個中心」

相關新聞

詹文男/當AI來諂媚…

當今職場競爭激烈,上班族本就不易立足,更別提迅速加薪晉升。在職場打滾三十幾年的老張,就分享其所以能步步高升的獨家心法。

丁予嘉/超級風暴,即將來襲

二○二○年新冠肺炎爆發之後,各國競賽式的印鈔撒錢以挽救脆弱的經濟。經濟增長是救回來了,副作用也避免不了;通貨膨脹持續升高...

陳國樑/財政暴政

何謂「暴政」?統治者或政權之「不仁不義」是也。如果中央政府能夠僅憑兩紙公文,肆無忌憚地沒收數百億、依法應屬於地方政府的財...

劉大年/不對等的對等關稅談判

自從川普總統在四月二日「解放日」,宣布對全球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劇烈震盪。雖然在四月九日宣布九十天緩衝談判期,期間一律...

黃耀輝/亂刪地方補助 違憲犯法悖情理

賴政府上台一年多,沒幹過正事,卻搞了不少詐騙;例如以立院刪減預算,捏造弱勢團體的房租補貼、育兒津貼被砍等假訊息,為大罷免...

黃齊元/台灣應加速「和中投美」

最近隨著美中關稅談判暫時和解,賴總統言論也趨向緩和,包括就職周年演講及媒體專訪。為何會如此?因為川普想和中國做大交易,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