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封徐若熙「154公里怪物」韓媒:連續被台灣投手壓制

如何知道自己可能得了白內障?白內障6前兆 頻繁變更眼鏡度數要注意

司法官學院驚爆兩名準司法官性騷女同學 一人原職是警察

劉大年/由乳品開放到全面自由化

最近國內面臨二○二五年將全面開放紐西蘭乳品進口,而引發不小疑慮。多數人才了解此是源於二○一三年台灣與紐西蘭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此協定在今年剛好滿十周年。

台紐自由貿易協定是台灣與非邦交國,以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所完成的第一個FTA。而在同一年台灣與另一非邦交國新加坡FTA也生效,目前是台灣與非邦交國僅有的兩個完整FTA。

紐西蘭是農業出口大國,不過位於南半球,農產品產季恰好與台灣相反,可以避免台灣農業受到明顯衝擊。不過仍有少數農產品會對台灣造成較大影響。當時談判團隊盡全力爭取較長的調適期,例如乳品及鹿茸即保有十二年的調適期,開放模式是採取配額內零關稅,配額外則是高關稅,不過配額逐步增加;在協定生效後第十二年,即二○二五年才全面零關稅。

雖然調整期長達十二年,但是迄今仍然無法消除業者疑慮,表示有一些應在全面開放前處理的問題仍未完成。台灣乳品產業規模小,以及近年來因進口飼料上漲,而使成本高於其他國家,此長期結構性問題可能無法解決。但是台灣酪農業長期關切的通路費過高,契作價格偏低、國產與進口製品標示等問題,則應該早做處理,才能降低開放的衝擊。

台灣未來走向自由化,農產品開放需有更大決心。以台灣要加入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將會是台灣二○○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所面臨最大幅度的市場開放。

以今年新加入CPTPP的英國為例,由於英國開放程度高,經貿體制完善;又已經與CPTPP十一國其中九國簽訂FTA, 所以英國申請得到CPTPP成員高度的支持,英國加入應是水到渠成。但是英國仍耗費了近二年才完成談判,遠超過原先規畫時程,農產品開放問題即是其中的重要關卡。

CPTPP雖然支持英國,但是「談判桌上無兄弟」,CPTPP成員仍然錙銖必較,英國該減讓的項目一樣也少不了,在維持CPTPP高標準的原則下,要求英國做出更高的開放承諾。

紐西蘭亦是CPTPP成員,台灣目前幾乎已對其全面開放。但是除紐西蘭之外,CPTPP的農業出口大國,例如澳大利亞、加拿大,甚至越南及日本,農業競爭力均相當可觀;台灣未來若要加入CPTPP,農業開放的影響層面遠超過目前對單一國家特定產品的開放。所以必須做好同時與多國談判,並同步大幅開放的準備。

CPTPP明年會在加拿大召開執委會,將會決定台灣能否進入談判階段。台灣應先盡速盤點目前與CPTPP成員農產品貿易概況,再參考英國談判結果,模擬各國可能要求台灣開放重點,研擬談判因應策略;並且針對可能受影響產品,除了爭取較長時程外,更要確實做好輔導規畫。

(作者為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英國 紐西蘭 邦交國

延伸閱讀

英政府禁裝中國監視器 下議院批准新法

新藥不確定性高…健保找外援 攜手英國NICE加速收載效率

英國會報告警告 大專院校過度依賴國際學生學費

新北民進黨團拜會日本自民黨參議員 盼助台加入CPTPP

相關新聞

詹文男/工具誠可貴 健康價更高

好友老史這幾年都在對岸發展,前些日子回台灣時交流了一下。他跟我說這半年他感覺AI(人工智慧)真的讓他大開眼界,尤其是ChatGPT...

陳國樑/跟你說個笑話:財政紀律

「Bootstrap」這個英文單字,本來是指在鞋靴後跟,為了方便穿脫而設計的短環帶,現今常被用來描述一種會自我啟動,而且...

黃耀輝/人民吃緊政府緊吃-讓執政黨吃土

距離總統和立委大選四十幾天,選民們最關注的,除了兩岸緊張關係能否緩和(安和)之外,應該還是民生經濟(樂利),也就是實質所...

黃正忠/有無痛的低碳永續轉型

今年台灣的氣候幾乎沒有秋天,到了十一月還是三十度C。正在歐洲訪問的我於巴黎市區前往拜訪歐洲知名電力能源公司Engie途中...

劉大年/因應中國觸頂的變局

近年來中國觸頂(China peak)問題,引起廣泛討論。支持此論點認為大陸經濟成長已達巔峰,接下來會開始走下坡。可能走...

彭金隆/我們是否正在「安靜離職」中?

快時代總是不缺乏新名詞,去年開始竄紅的「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就是一個例子。「安靜離職」據說是二○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