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忠/ESG必須是企業領導人的信念
我在一九九七年正式投入企業永續的領域,那年我三十五歲。
跟著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二百家全球龍頭企業的領袖與高層,在全球五大洲南征北討出席會員代表大會及企業家峰會,我一直很好奇,什麼樣的動機會讓超過三十個產業龍頭願意投入這麼多資源,來討論企業的因應之道。
歷經五年,著實打開我對這個地球的認知與視野,包括見證阿爾卑斯山倒退顯著的冰河、與世界級企業家們飛越亞馬遜森林的激動、看到南美洲壯闊礦場與生態系被開腸破肚的震撼、感受到貿易與環境紛爭的困頓、在南非目睹店家用巨鎖仍無法抵擋社會犯罪的驚嘆,以及美國道瓊永續指數創立後二○年在波士頓對WBCSD企業家首次發表會上的新鮮與爭辯等。二○○二年夏在南非約翰尼斯堡參與了聯合國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從場邊的企業會議、場外的非政府組織會議,到場內的官方會議,更是我一系列的震撼教育。當年,我四十歲。
四十歲才深入了解世界不可持續的危機,算是晚了,所以我急,因為我的兒子當時才四歲。
更令我感到衝擊的,是世界領先企業的永續變革與組織轉型,就在自己的眼皮子下一一登場。碳帳編制標準出爐、再生能源加速到位、低碳車種陸續落地、低碳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新建築理念與標準的誕生、永續金融孕育的底氣逐漸厚實、從股東權益到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的蛻變,甚至是碳交易與碳稅的匍匐發展,都從零塑造出未來低碳新經濟的運作輪廓。
我看懂了!避險只是一時,辨識世界必須系統性轉型下的企業新價值主張,與低碳新世紀商機的定位才是王道。
沒從世界不可持續的風險切入,就無法看到企業社會責任(CSR)的使命;沒從未來商機開發的企圖出發,就無法奠定ESG(環境、社會、治理)驅動企業創新的決心。高瞻遠矚的企業家相信極端氣候一定會讓世界受難,所以才會無所不用其極減碳;相信石油經濟一定被迫退場,所以處心積慮汰換來自石油的能源與材料;相信石化材料一定會被迫取代,所以無畏成本與性能的挑戰義無反顧尋找替代材料;相信受資源限制的壓力將快速增高,所以必須致力發展循環經濟的資源生產力;相信淨零是唯一出路,碳價格勢必成為企業尾大不掉高成本;相信社會穩定會是所有發展的基礎,沒有環境、社會、經濟三重盈餘共好的發展,不可能有繁榮富庶的明天。
沒有對不永續危機的相信,就不會有必須投入永續的執念,原來ESG必須是企業領導人的信念,才能為地球的未來點燈照路。如果ESG只被解讀是一本報告書、同仁上課考試後的證照、公司系列的認證、得花人花資源的成本,那ESG在企業的內化絕不易走上對的道路。
敢問每一家企業領導人,面對未來受碳、受資源、受社會不平等限制的世界,您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