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罕見!國防部2度點名監偵共軍地面部隊 福建共軍有異常

月圓人不團圓!張秉鈞涉貪遭裁定還押 返家過中秋希望落空

2男冤獄逾30年!李昌鈺涉做偽證案落幕 天價和解金曝光

劉大年/兩會之後的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日前舉行全國政協及人大會議,即通稱的兩會,習近平正式開始國家主席第三任任期,習家軍也就位,雖然政局已底定,但卻面臨不少困難。

去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只有百分之三,今年是疫情大解封後首年,提振經濟為首要任務,然而目前形勢卻對中國大陸不利。在生產成本高漲,人口紅利消失下,中國大陸世界工廠地位早已動搖。美中貿易戰更加速此趨勢,在美國以「信賴夥伴」原則重組供應鏈下,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甚至被過去條件不佳的地區,例如印度、拉丁美洲所取代。

在美中貿易戰,以及中國大陸成長減緩下,不但外資,甚至大陸本土企業紛紛撤離中國,新增外人投資也銳減。過去外人投資是帶動大陸經濟成長的主力,未來重要性將大減。

美國會繼續加強圍堵中國大陸,對於高技術的保護更會滴水不漏。過去中國大陸所依賴的「以市場換技術」方式已行不通,必須自立自強,尋求技術創新。

未來中國大陸經濟制度更趨向集權,傾向管制,政府對於私有企業干預加深,還要企業承擔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整體大環境並不利創新。中國大陸要證明此體制的優越性,必須在美國封鎖下,仍可突圍而實現高成長。

雖然中國仍可以龐大內需市場為企業的養分,但是由於疫情減緩租稅徵收,財政赤字不斷增加。最近財政首長也呼籲要節省開支,過「緊」日子的準備。顯示政府已無力如同過去以巨額補貼來支撐企業,此也會影響未來大陸經濟成長。

兩岸關係是大陸另一挑戰。兩岸官方關係不佳,但經貿往來密切,台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居高不下,去年台灣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仍達到千億美元;另外中國大陸也需要台灣高科技產品的供給,此趨勢並不易改變。

近年來兩岸人民不但彼此好感度大減,主流觀點更是南轅北轍。台灣民意傾向與中國大陸保持距離,但是中國大陸不會坐視兩岸目前走向,會在民族主義的大旗下,繼續堅持統一,並壓抑台灣國際空間。

未來兩岸一旦擦槍走火發生衝突,台灣當然受害最深,但中國大陸也必會蒙受損失,形成雙輸的局面,此也是中國大陸必須考慮的重點。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去年人均GDP為一萬二千九百四十美元,已屬於中高所得開發中國家,與世界平均值一萬三千四百美元相差不多。但中國大陸正面臨「中等所得成長陷阱」,主要是因為在外人投資不振下減緩出口貿易、技術來源受阻影響產業升級、政府財政困難無法支持產業發展,以及人口開始減少及老化不利經濟成長,很難再創過去經濟高成長。未來若不調整經濟成長模式,經濟有陷入低成長甚至停滯的風險,此將是未來中國大陸另一挑戰。

(作者為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

延伸閱讀

金門籍漁船疑誤入對岸水域…時間點怪異 遭大陸海警帶回

證實大陸同意家屬探視 陳玉珍曝二膽失聯士兵向陸方表示「不想回來」

首櫃白帶魚剛輸日本大陸就解禁 漁民尷尬:短期並無直接獲利

服務「雙碳」目標 北京大學今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相關新聞

黃耀輝/調高津貼當利多 實為政策小偷

賴清德於十三日下午,以民進黨主席的身分在黨中常會表示,「有民眾反映,一些社會救助津貼,包括老農津貼、國民年金、弱勢族群的...

詹文男/宗教數位轉型ing

前陣子遇到老友小吳,他本來是一家頗負盛名金融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前幾年因區塊鏈市場暴紅,毅然決然放棄高薪的工作,與好友集...

劉大年/由乳品開放到全面自由化

最近國內面臨二○二五年將全面開放紐西蘭乳品進口,而引發不小疑慮。多數人才了解此是源於二○一三年台灣與紐西蘭所簽署的自由貿...

黃齊元/台灣維持和平關鍵在和談

近期有三件大事分別發生在美國、中國大陸和台灣。

徐遵慈/疫情後的東協新產業版圖

東協國家歷經新冠疫情、美中貿易戰及全球供應鏈移轉等洗禮後,經濟規模重新洗牌,越南名目GDP已追趕菲律賓、馬來西亞,在二○...

黃耀輝/選舉使鬼推磨的囤房稅2.0

五月初傳出民間發起七一六「居住正義」大遊行消息,讓剛獲黨提名為總統參選人的賴副總統大為緊張,緊急召見閣揆、財政部官員到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