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陸疾控中心前主任首證實:武漢病毒研究所曾被搜索 不應排除外洩可能性

立委選舉將對戰林飛帆 王鴻薇這樣回應

今早親自交給賴清德 郭台銘「和平宣言」內容曝:兩岸可在金門會談

陳建仁:閣揆是人生最後政務公職

行政院昨天舉行新卸任院長交接典禮,副總統賴清德(中)擔任監交人,卸任院長蘇貞昌(左)與新任院長陳建仁(右)交接印信。記者林澔一/攝影
行政院昨天舉行新卸任院長交接典禮,副總統賴清德(中)擔任監交人,卸任院長蘇貞昌(左)與新任院長陳建仁(右)交接印信。記者林澔一/攝影

新卸任閣揆昨天交接,「陳上蘇下」,新任行政院陳建仁強調,閣揆將是他人生最後一個政務公職,接下重擔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全力以赴、沒有懸念,未來的四百七十五天,行政團隊都要上緊發條,為人民和下一代打造溫暖堅韌的台灣。

陳今拜會立院朝野黨團

陳揆上任後,下午先率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聚焦普發現金相關法制程序;隨後再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視察,聽取指揮官王必勝專案報告。

針對民眾關心政府何時可以「發現金」,陳建仁說,經過沙盤推演,特別條例草案二月十七日表決,加上總統公告、審查特別預算等時程,最快大概要到四月份,他希望立院朝野黨團能善體民意,盡速讓條例與預算通過。陳建仁今天將繼續拜會立法院朝野黨團。

陳建仁昨在副總統賴清德監交下,收下閣揆印信,卸任院長蘇貞昌結束四年多任期。巧合的是,四年前蘇貞昌從當時卸任行政院長賴清德手中收下印信,監交人正是當時副總統陳建仁。

卸下閣揆重任的蘇貞昌一派輕鬆,致詞時更笑對陳建仁說:「你的苦日子要開始囉!」蘇也透露,蔡英文總統提醒他以後還是要接電話,「我頓一下說,放心,處江湖之遠,我還是會憂其君」。

陳建仁致詞表示,過去在政院三度擔任監交人「輕鬆多了」,昨天接下印信,沉重的責任就落在肩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還不足以形容現在的心情。

他除感謝蘇貞昌四年期間穩定政局,有感施政、推動建設、領導防疫,也勉勵閣員,作為人民公僕,真正的權力就是服務,權力愈大責任也愈大,如同聖經所說「你們中間誰要為首的,就要做眾人的僕人」。

核定淨零計畫首份公文

陳建仁說,行政團隊不僅要帶大家走過難關,更要讓台灣下個十年,有面對挑戰的堅韌性及持續領先的競爭力;面對嚴峻的全球經濟變局和國際通膨,台灣社會照顧體系必須更加周延,目標就是要減輕人民負擔,安定社會民心,讓國民都能受到溫暖照顧,帶著自信微笑,在國家前進的步伐上攜手同行,並肩合作。

賴清德則期盼,透過陳建仁溫暖關懷、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地上的鹽、台灣的光,讓台灣持續進步。

陳建仁完成交接後,隨即主持臨時行政院會,並核定第一份公文「淨零排放路徑一一二至一一五(二○二三至二○二六)綱要計畫」,總經費約七百四十三億元,期程四年。

在野黨質疑抄襲、借調

陳建仁在臨時行政院會對團隊提出幾項要求,包含行政團隊要即刻上路,分秒為民眾服務、對政策要有完整論述能力,避免美意被誤解,並請九位政委協助跨部會協調。

不過,在野黨仍質疑陳建仁當年掛名投書國際期刊,被期刊編輯指稱涉嫌抄襲一事,以及未放棄中研院的高薪俸「借調」出任閣揆。

陳建仁 行政院 團隊

延伸閱讀

陳建仁媒體初震撼 歎實問虛答沒內容

藍委質疑鄭文燦恐成「史上權勢最大」副閣揆 陳建仁這麼說

陳建仁被借調遭批「不捨49萬高薪」 中研院副院長:說法不公平

陳建仁今上任 許淑華:期待他超越黨派施政

相關新聞

陳建仁:閣揆是人生最後政務公職

新卸任閣揆昨天交接,「陳上蘇下」,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強調,閣揆將是他人生最後一個政務公職,接下重擔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全力...

府院黨會議重啟 中生代進決策圈

府院改組完成,陳建仁內閣登場,民進黨中生代進入決策圈,民進黨主席賴清德也已走馬上任,今天起,府院黨將重啟每周三中午的例行...

冷眼集/禮遇金髮夾彎 綠能你不能?

民進黨六年前為推動軍公教年金改革,時任副總統陳建仁拋出卸任正、副元首禮遇條例比照一般的公務員退休金,民進黨立委劉世芳火速...

王鴻薇促砍總統、副總統卸任禮遇金

年金改革時,時任副總統的行政院長陳建仁曾表示,卸任後政府元首禮遇條例將比照一般公務員退休金為七萬五千元。國民黨立委王鴻薇...

六都市長列席行政院會 侯張盧籲修財劃法

疫情發生後,蘇內閣兩年多未邀請六都首長列席行政院會,新內閣「蘇規陳不隨」;行政院長陳建仁昨天首場行政院會即邀請六都市長列...

新內閣操盤手是鄭文燦?郭正亮曝原因 預言陳建仁會回中研院

蘇貞昌卸下行政院長,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副院長則是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坦言,「陳建仁只是對蔡英文不好意思,所以他就來做一下,可是真正操盤手一定是鄭文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