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爭議閣員留任 藍批內閣愈改愈糟

蔡英文總統(中)昨天宣布,前副總統陳建仁(右)出任新閣揆,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下周一將召開臨時院會率內閣總辭。記者潘俊宏/攝影
蔡英文總統(中)昨天宣布,前副總統陳建仁(右)出任新閣揆,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下周一將召開臨時院會率內閣總辭。記者潘俊宏/攝影

新閣揆陳建仁啟動內閣改組,幾位惹議的部會首長卻可望留任,包括衛福部長薛瑞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外交部長吳釗燮、數位部長唐鳳、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環保署長張子敬等人。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說,內閣愈改愈糟、每況愈下,陳建仁將成為弱勢內閣,變成「蔡英文總統代理人的內閣」。

薛瑞元、陳耀祥、吳釗燮、陳吉仲不動如山 綠委:留下會做事的首長

國民黨團曾點名四位首長不應留任,包含國安局長陳明通、吳釗燮、薛瑞元、陳耀祥。不過目前除了陳明通已請辭,陳耀祥受任期保障將留任;原本傳出將與駐美代表蕭美琴互換的吳釗燮,預期將留任。

國民黨團日前點名薛瑞元下台,主要是認為他抹黑國民黨揭發高端內線交易是在做空股票、陷入「疫苗掮客」爭議;薛瑞元也槓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台北市長蔣萬安,被藍營批評是「綠衛兵」。內閣改組一度傳出薛瑞元將去職,但高層考量新冠疫情尚未趨緩,衛福部長必須對衛福部、防疫事務有一定熟悉度,薛瑞元因此留任。

身為蘇貞昌愛將的張子敬,在環保署長任內歷經多起爭議環評案件;隨著蘇卸任,原傳出副署長沈志修、蔡鴻德可望升任,但近來張子敬轉趨積極,喊話將成立環境部,據了解,張子敬昨已確認留任。

至於多次表態要回學校的陳吉仲也確定留任,農委會政務副主委黃金城退休轉任農科院董事長,常務副主委陳駿季轉任政務副主委。

唐鳳日前爆出「麵線平台」、數位發展部約聘人員、禁抖音等爭議,連民進黨立委都質疑數發部搞錯方向,但因是新成立部會,加上唐鳳受到蔡信賴,也可望留任。

曾銘宗說,薛瑞元上任以來「瘋言瘋語,講話不得體」;陳吉仲爭議大,大絕招就是大撒幣;吳釗燮任內斷交不斷,立法院答詢囂張跋扈。政治歷練不足的陳建仁將是一個弱勢、執行蔡英文意志的內閣。

曾代理財政部長的曾銘宗也說,新任財長莊翠雲雖可說是「正直的公務人員」,但財政部主要三塊業務中,稅務行政最重要,其次是公股管理與國庫,最後是國產,只要在財經界打聽,九成不會認為莊適任,結果挑她當部長,對未來內閣施政「完全不看好」。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也說,這波改組趨於保守,代表民進黨將九合一敗選責任推給蘇貞昌、陳明通等少數人扛責,也代表敗選究責到此為止。

不具名民進黨大老說,「這是一種妥協」。民進黨立委賴瑞隆說,正副閣揆都換人,不能說人事異動不大;會做事的首長留下,有利推展新局。

農業界直言,無論陳吉仲留任與否,早就不期待,不受傷害,甚至還有人以彰化縣社頭清水岩日前抽出的「農牧籤」裡提到的「一洒清吉脫塵埃」,諷刺陳吉仲留任,不就又是要撒幣嗎?

薛瑞元 內閣 陳吉仲 吳釗燮 陳耀祥 陳明通 陳建仁 蘇貞昌 張子敬 唐鳳

延伸閱讀

即時快評/陳明通去職 層峰強力主導政局下唯一妥協?

陳明通辭國安局長為敗選負責?綠委讚情報精準貢獻大

蘇貞昌將率內閣總辭 國民黨點名「三人」不應留任

習近平恐試圖歷史留名 吳釗燮曝「這年」是侵台可能時間點

相關新聞

陳建仁:閣揆是人生最後政務公職

新卸任閣揆昨天交接,「陳上蘇下」,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強調,閣揆將是他人生最後一個政務公職,接下重擔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全力...

何時領6000元? 陳建仁:經沙盤推演最快4月

行政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今天上任首日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陳建仁表示,經過沙盤推演,發現金特別條例草案,2月17日表決...

蘇內閣總辭 陳揆今上任 在野諷「像吃剩的年菜」

內閣改組底定,新舊內閣今天交接。副總統賴清德今天上午將出席行政院聯合交接典禮並監交。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上任後,下午將立即...

陳建仁明拜會立法院 盼4月普發現金有望提前

準閣揆陳建仁明天上任,外界關注攸關普發現金6000元的特別預算進度。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天表示,特別條例草案目前在立法院...

陳建仁四大原則組閣 開議後將拜會立法院朝野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及行政院準發言人陳宗彥,今下午舉行記者會公布完整新內閣名單。李孟諺表示,此次改組以「穩健銜接政務、擴大...

新內閣上任指揮中心改組? 王必勝:明天才會討論

內閣改組大風吹,準閣揆陳建仁陸續公布內閣團隊。衛福部長薛瑞元留任,原次長石崇良將接任健保署長。次空缺傳出由現任疾管署長周...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