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周數位爆報/5招查偷吃嚇壞人!進Meta沒事做爽撈575萬

普亭宣布將在白俄部署戰術核武 稱「美國早在歐洲盟邦部署」

影/玉山上午7時5分終於降雪 創設站80年最晚紀錄

酸內閣改組選前早已定 他分析總統「換湯不換藥」2用意

蔡英文總統(中)介紹新內閣,準新閣揆前副總統陳建仁(右)與即將卸任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一起出席總統府記者會,蔡英文期許內閣一棒接一棒帶領國家向前。記者潘俊宏/攝影
蔡英文總統(中)介紹新內閣,準新閣揆前副總統陳建仁(右)與即將卸任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左)一起出席總統府記者會,蔡英文期許內閣一棒接一棒帶領國家向前。記者潘俊宏/攝影

蔡英文總統今宣布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另2022新北市長選舉敗選的林佳龍接任總統府秘書長,新北市議員陳偉杰批評,目前接任的幾位閣員包括林佳龍在內,全部都是在預測名單內的舊面孔,如果進行媒體民調或街訪,民眾絕對認為了無新意,也絕不會有任何期待。

陳偉杰指出,在去年林佳龍同意改選新北市長時,就有媒體預測他選後一定被酬庸升官,並且還預測選後內閣大搬風的名單。雖然目前在職務上略有不同,但是已確定職務的人選全在當時的預測名單上,包括陳建仁、鄭文燦、林右昌以及林佳龍等,都是老面孔以及敗選酬庸者。

陳偉杰分析,蔡總統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改組只有兩個用意,第一是維持派系的平衡,第二是面對黨內繼任者的制衡。對於派系平衡最明顯的就是正國會的龍頭林佳龍了,在選前就已外傳酬庸升官,毫無懸念,礙於新任正副閣揆有其特殊作用性,只剩一個有名無權,純屬協調性質的總統府秘書長。

蔡總統說去年在選後已詢問他接任該職,事實上也只剩下該職,其他恐怕早已內定。不過比起他曾擔任總統府副秘書長來說,的確是升官,而且應能游刃有餘才是。

陳偉杰指出,對於黨內繼任者的制衡最明顯的就是蔡總統的「自己人」陳建仁,以及過去號稱「儲君」的鄭文燦分別接任正副閣揆。蔡總統就是要直接告訴副總統賴清德,她並沒有跛腳,依舊大權在握,儘管賴被提名選總統的民調呼聲最高、又是黨主席,但也不是賴清德說了算,行政資源還在蔡英文手上,想被提名選總統絕對沒有這麼輕鬆容易。

陳偉杰質疑,已經有人預言這次內閣撐不過三個月,一來是陳建仁的行政經驗並不豐富熟練,二來他的性格很難適應立法院生態以及政治第一線的衝突。屆時就可能由鄭文燦接任閣揆,那副閣揆呢?再把林佳龍調過來嗎?

陳偉杰表示,政治不能酬庸,更不是輪來換去的家家酒,目前民眾要的是能面對2023年預料中的經濟衰退、能扶持經濟的內閣,以及面對兵兇戰危、穩定兩岸關係的內閣。如今民進黨卻還糾結於黨內派系與內部鬥爭,民進黨政府無論在人才與施政上均已黔驢技窮、施展無力,面對這樣的執政當局,只能求別再讓台灣經濟和兩岸關係雪上加霜,並希望2024年能夠換黨換人執政,讓台灣重回正軌。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圖/陳偉杰提供
新北市議員陳偉杰。圖/陳偉杰提供

林佳龍 陳偉杰 陳建仁 內閣 蔡英文

延伸閱讀

讚陳建仁宗教家、科學家 賴清德今喊陳院長「加油」

陳建仁組閣 賴清德期展現溫暖慈悲、理性務實精神

林佳龍任總統府秘書長 葉元之大酸:重組敗選者聯盟

陳建仁擔任閣揆 柯建銘:對政治沒有大家想像的外行

相關新聞

陳建仁:閣揆是人生最後政務公職

新卸任閣揆昨天交接,「陳上蘇下」,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強調,閣揆將是他人生最後一個政務公職,接下重擔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全力...

何時領6000元? 陳建仁:經沙盤推演最快4月

行政院長陳建仁、副院長鄭文燦今天上任首日拜會立法院長游錫堃,陳建仁表示,經過沙盤推演,發現金特別條例草案,2月17日表決...

蘇內閣總辭 陳揆今上任 在野諷「像吃剩的年菜」

內閣改組底定,新舊內閣今天交接。副總統賴清德今天上午將出席行政院聯合交接典禮並監交。新任行政院長陳建仁上任後,下午將立即...

陳建仁明拜會立法院 盼4月普發現金有望提前

準閣揆陳建仁明天上任,外界關注攸關普發現金6000元的特別預算進度。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天表示,特別條例草案目前在立法院...

陳建仁四大原則組閣 開議後將拜會立法院朝野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及行政院準發言人陳宗彥,今下午舉行記者會公布完整新內閣名單。李孟諺表示,此次改組以「穩健銜接政務、擴大...

新內閣上任指揮中心改組? 王必勝:明天才會討論

內閣改組大風吹,準閣揆陳建仁陸續公布內閣團隊。衛福部長薛瑞元留任,原次長石崇良將接任健保署長。次空缺傳出由現任疾管署長周...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