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鐵新竹新豐站傳民眾跌落鐵軌亡 北上列車延誤

博愛座之亂 李昂刪照、諷懷孕留言消失 女乘客回應了

網軍猖獗…綠色恐怖氛圍蔓延 賴清德不該噤聲

普發現金管道多元又分流 高雄網登服務今首日超冷清

普發現金6000元今開放民眾登記,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高雄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洽詢及登記,但上午未見任何人潮。記者陳弘逸/攝影
普發現金6000元今開放民眾登記,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高雄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洽詢及登記,但上午未見任何人潮。記者陳弘逸/攝影

普發現金6000元今天開放民眾登記,其中一項由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開放身分證尾數或居留證尾數為「0、1」民眾登記;北高雄地區區公所及戶政單位,上午未有洽詢及登記人潮,接近中午臨櫃登記僅個位數,甚至不滿百人詢問,公所人員直言,這次領取管道多元,業務上輕鬆不少。

今天上午記者實地走訪北高雄楠梓、岡山等區公所,各公所都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提供諮詢及登記服務,但一早並無任何洽詢及登記人潮,熱度相較過去大排長龍申請紓困補助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

負責登記入帳的承辦人說,整個上午詢問不到百人,其中一個有實際登記個案,還是由公所內部人員自行測試登記完成,且洽詢電話不到10通,情況相當冷清。

另名承辦人員說,這次領取管道多元,加上今天是平日,且「登記入帳」有採分流登記,才沒有出現人潮。

普發6000元現金,中央發放方式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特定偏鄉造冊發放」等5種方式;為避免線上登記壅塞,民眾可選擇開放「登記入帳」方式預約登記。

登記入帳需攜帶身分證、健保卡、金融存摺正本3項資料前往辦理,高雄共有38個區公所及48處戶政事務所可供市民可依據所在地,就近辦理。

普發現金6000元今開放民眾登記,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高雄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洽詢及登記。圖/讀者提供
普發現金6000元今開放民眾登記,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高雄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洽詢及登記。圖/讀者提供
普發現金6000元今開放民眾登記,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高雄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洽詢及登記,但上午未見任何人潮。記者陳弘逸/攝影
普發現金6000元今開放民眾登記,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高雄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洽詢及登記,但上午未見任何人潮。記者陳弘逸/攝影
普發現金6000元今開放民眾登記,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高雄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洽詢及登記,但上午未見任何人潮。記者陳弘逸/攝影
普發現金6000元今開放民眾登記,各地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協助辦理「登記入帳」,高雄各區公所、戶政事務所設有單一櫃台供民眾洽詢及登記,但上午未見任何人潮。記者陳弘逸/攝影

普發6000 普發現金

延伸閱讀

高雄男子路上隨機摑人耳光 路人沿途蒐證報警抓人

連假來高雄 旗津春島沙灘音樂祭4月1日起連嗨4天

高雄男背7項通緝藏2年 遇警冒充雙胞胎弟卻因1顆痣破功

南下高雄出差主管只訂1間房 OL正妹被強吻上下起手

相關新聞

天選之人重複領6千? 財政部證實:特例、300多筆已沖正

報載普發6000元出現重複入帳,財政部今天表示,這是北富銀併日盛銀系統整併初期,部分帳戶、約300多筆特例狀況,北富銀與...

郵局領現金6000元下周開跑 財政部提醒注意這幾點

政府普發現金6000元,你領了嗎?財政部今天宣布,4月17日開放郵局領現,領取期間至10月31日止,民眾可於郵局營業時間...

普發現金6000元4/17郵局領現 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

普發現金6000元4月10日開放ATM領現,4月17日開放郵局領現。中華郵政表示,民眾可於營業時間至郵局櫃檯領取,服務範...

財政部宣布4/10開放ATM領6000元 領取流程一次看

財政部今(7)日表示,為提供民眾多元便利管道領取普發現金,宣布今年4月10日開放ATM領現,領取期間至2023年10 月...

登記入帳2.0將於4/11上線 傍晚6點前登記當天入帳

登記入帳2.0即將啟動。數位部今(6)日於臉書指出,登記入帳2.0即將於4月11日上線,4月11日起,還沒領普發現金6...

整理包/存起來會虧大!「普發6000元」銀行、飯店優惠全攻略 最高讓你再賺8000元

政府因去年財政餘裕,研議普發6000元給國人。企業為響應政府普發現金政策,接連祭出各式促銷及抽獎活動,銀行、便利商店、飯店、餐廳、電商優惠百花齊放,到底哪個最划算?經濟日報為讀者精選出各家優惠,告訴你怎麼「讓錢錢放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