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阿拉伯「中美通吃」?算計美國、利用北京的雙面戰

欺騙台灣遊客!泰國小黃司機被爆「收4倍車資」下場曝光

7萬噸貨櫃輪筆直撞上高雄港 傳引水人「有酒精反應」

普發6千法源 立院今審特別條例

春節後將普發現金每人6000元,行政院會通過特別條例,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春節後將普發現金每人6000元,行政院會通過特別條例,草案送請立法院審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去年稅收超徵四千五百億元,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宣布春節後將普發現金六千元。行政院會昨天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額度上限為三千八百億元,將用於普發現金、加強韌性經濟方案、挹注勞健保基金、電價補貼等九類範圍,並施行至二○二五年底,草案今天將在立法院審議。

政府去年超徵稅收四千五百億元,中央可運用的經費上限為三千八百億元,國發會提出的特別條例草案,其中一千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並挹注台電進行電價補貼;一千億元額度將用於加強韌性經濟方案,以因應全球通膨及國際經濟挑戰的衝擊。剩餘一千八百億元,將預留四百億元以備不時之需,另外一千四百億元讓全民可共享經濟成果,普發現金六千元。

條例適用項目包括,挹注勞、健保及台電;減輕居住負擔及提高居住品質;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及提供關懷服務;擴大公共運輸補貼,減輕通勤族群交通負擔;推動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轉型;加速擴大吸引國際觀光客;強化農業基礎設施;照顧農漁民權益;普發現金,以及其他經政院核可的強化經濟及社會韌性有關事項。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示,特別條例經立法院三讀後,行政院隨即會送出特別預算,經立院三讀後才能動支。相關部會將同步進行相關施政及預算整備作為,一旦特別預算通過,行政院即可展開相關建設或施政。

至於外籍人士能否受惠,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昨天表示,蘇揆指示,政策方向比照五倍券辦理,符合一定條件的外籍人士,包含取得台灣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取得台灣依親居留、長期居留許可的大陸人民等都能領取。

去年政府稅收超徵創史上最高超徵金額,對於全民普發六千元是否會加碼。財政部代理部長阮清華說,多出來的金額依法必須轉入中央特種基金,中央可運用的額度仍為三千八百億元,加碼確定無望。

普發現金由財政部主責,可能方式包括線上申請後直接入帳、ATM領現鈔以及郵局臨櫃領取等多管道作法,並由數位部負責協調普發現金串接系統。

數位部政務次長暨發言人李懷仁表示,目前已經展開跨部會溝通,但因為系統串接涉及發放對象,須待發放對象通過之後,才能串接相關資料庫,預計二月底前可以完成系統測試與上線準備。

共享經濟 行政院 健保

延伸閱讀

傳陳建仁將接閣揆 洪秀柱質疑:天主真的這樣跟他講嗎?

【重磅快評】蘇貞昌不倒 民進黨不會好?

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 蘇貞昌指示安全監測預防二次坍方

蘇貞昌今將主持行政院院會 一早上班衝衝衝

相關新聞

普發6000登記以尾數分流 網批勞民傷財:以為在發6萬嗎?

在普發登記順序公布後,引起不少網友在PTT熱議,認為政府採分流登記,實在是勞民又傷財,「領錢還要先登記,這不是普發嗎?」、「搞這麼大陣仗,還以為是在發6萬?」,也人覺得「領錢還在分數字」,這樣登記完後「不是馬上就發」還要等,「到底還要拖多久?」

普發現金「直接入帳」獨漏退休軍公教? 財長回應了

全民普發現金提供「直接入帳」方式,但國民黨立委直指直接入帳對象「獨漏」退休軍公教,財政部長莊翠雲今(20)日解釋,軍公教...

發現金6000網站今早10點上線 身分證登記分流方式出爐

普發現金6000元全民期待!財政部今表示「全民共享普發現金」網站及客服專線今10點正式上線,登記前5日將以身分證或居留證...

普發現金趕進度!立法院24日拚三讀 最快這日發6000元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普發現金規劃報告,3月22日開放民眾預先在普發現金的官網登記。攸關普發現金6000元的「中央政府疫後強化...

詐騙網站出沒!普發6千現金官網尚未開放 財政部提3招辨識

政府普發新台幣6000元現金,詐騙集團已蠢蠢欲動。財政部今天表示,全民共享普發現金6000官網目前尚未開放,但已出現詐騙...

普發6000元別花太快 網揭「4月大魔王」就要來了:準備倒貼

全民普發6000元現金推估最快4月發放,許多民眾都開始規劃要把錢花在哪裡,或是怎麼領取最划算。不過,也有網友不滿指出,5月開始就是繳稅季,甚至4月就要繳牌照稅,除了馬上要把錢吐回去,還可能要自己倒貼。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