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助輸陸食品註冊 僅過25%

中國大陸今年實施輸陸食品均需註冊登錄新制,衛福部食藥署協助三三○五件業者申請註冊,至上周為止,僅八五五件通過審查,通過率僅二成五。外界質疑,食藥署去年十月將鳳梨酥錯當成「包餡麵食」,以致「推薦註冊」代為申請案件幾乎沒能過關;本報調查發現,如相關食品業者早於去年十一月採「自行註冊」,不靠政府統包送件,且將鳳梨酥改選「糕餅類」,註冊成功機率明顯提升。
食藥署最新統計,由食藥署協助送件「包餡麵食」八十二件,僅兩件有效註冊,為生產湯圓等包餡食品廠商,其餘被打回票,目前七十一件廠商無補件意願(如佳德),九件補件中。
陸方二○二一年四月十二日公布「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日本在半年內完成五千多項申請,但台灣成功註冊比率偏低,臉書粉絲專頁「一百五」、「興趣使然的路人」貼文質疑食藥署,「把鳳梨酥當冷凍水餃註冊,食藥署害糕餅業者被對岸暫停進口」。
對此,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鄭維智解釋,陸方去年十月十三日要求台灣須在十月卅一日前,十八類產品採包裹式註冊。當時在政府「推薦註冊」欄位中,並無「糕餅類」選項,不少台灣業者擔心產品被卡關,希望政府協助,而食藥署就以「包餡麵食」類別送件。而糕餅類則是屬於十八類以外由業者自行註冊的類別。
中國大陸於二○二一年十一月開放「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系統」,提供食品業者自行註冊,系統欄位中即列「糕餅類」選項,不少國內知名業者陸續在去年底註冊成功。
今年三月九日後,陸方取消台灣業者自行上網,部分「糕餅類」食品業者只能透過食藥署以電子郵件方式送件(推薦註冊),鄭維智指出,此時若收到鳳梨酥產品申請案,就清楚這不屬於包餡麵食類,改換成「糕餅類」。
食藥署長吳秀梅強調,絕對沒有(申請類別錯誤)這種事發生,質疑有人一直故意製造食藥署都沒做事的消息。她說,能否成功註冊,與「申報類別」無關,今年三月九日,食藥署積極協助業者書面送審,成分、比例、製程均為明文表列需要填寫的項目,食品業者基於商業考量,而決定是否願意補件。
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版主、農產品貿易商業者林裕紘說,國內不少糕餅類都是去年十一月送申請、一月沒過,二、三月改申請一般糕餅,六、七月通過申請。他說,很多業者被退件原因就是申請類別出錯,明明該申請一般糕餅,卻被申請如冷凍水餃的包餡麵食,質疑就是政府狀況外,沒有搞清楚品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