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龍隊劉基鴻三分彈炸出本色 單場4安讓兄弟吞開幕二連敗

房市景氣「起風了」!北部大咖建商南下投資喊卡兩年

白靈與蔡振南頻率對不上!快要起爭執 旁人不敢接話

不合WTO規範?日指陸方2年前經WTO通報會員國

我國水產品輸入中國大陸註冊遭暫停,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左)等人今天在農委會一樓大廳針對此事舉行記者會,向大家說明因應措施。記者許正宏/攝影
我國水產品輸入中國大陸註冊遭暫停,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食藥署署長吳秀梅(左)等人今天在農委會一樓大廳針對此事舉行記者會,向大家說明因應措施。記者許正宏/攝影

我國水產品遭中國大陸海關禁止輸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陸方要求食品業者要先向陸方註冊是行政貿易障礙,不符合WTO(世界貿易組織)裡規範。不過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去年5月新聞稿,陸方2019年11月26日公告徵詢意見,2020年11月經由WTO辦公室向各會員國通報新制。

JETRO新聞稿說在徵詢意見的階段,日本政府便提出意見書,認為登錄業者涵蓋所有食品業者不合理,應限縮回原有規定的5類。2020年11月陸方透過WTO發TBT通報,公布2022年將實施新制度草案。草案將所有食品改為「18類食品」,最終版本也是18類食品。

TBT通報指的是一旦有會員認為通報文書涉及的技術法規內容,可能影響自己國家與通報國家的出口貿易,可在規定時限內聯繫,對草案提出意見。這個制度是讓其他WTO成員了解變化,採取必要措施以適應改變的規定,以確保國際貿易順利發展。

日本在爭取自國權益告一段落之後,農林水產省去年4月18日起,依照陸方公布的新規定,啟動2022年版的「農林水産物・食品施設認定申請」系統。陸方的最新規定及原則,農水省也逐條翻譯成日文。

農水省指出,新制上路前,陸方已規定肉類、水產品、乳品、燕窩及哈薩克產蜂蜜的業者,需透過所在國家地區的政府主管當局,向中國稅關登記,現在擴大清單。

陸要求要由日本政府推薦註冊的食品業者,包括蜂產品、食用油脂和油料、包餡麵食、食用穀物、穀物製粉工業產品和麥芽、保鮮和脫水蔬菜以及乾豆、調味料、堅果與籽類、乾果、特殊膳食食品、保健食品、未烘焙咖啡豆等12類。

2021年日本出口到中國大陸的農林水產與食品,比前一年增35.2%,2022年至10月更達1.12兆日圓,確定連續兩年突破1兆日圓大關,創下新高。日本考慮把銷陸2兆出口額的目標,從原定的2025年提前。

日本 WTO 海關 農委會 陳吉仲 漁民

延伸閱讀

日本陪睡女狂讚香港大哥 簡體字道謝「好開心」 真實身分竟是...

中共駐日大使:強烈關切日本安保擬將中共視為「威脅」

日本岐阜縣「故鄉稅」送《北斗神拳》聯名禮 用拳四郎劈柴刀使出岩山兩斬波吧!

水產品銷陸受阻 農委會說明因應措施

相關新聞

食藥署助輸陸食品註冊 僅過25%

中國大陸今年實施輸陸食品均需註冊登錄新制,衛福部食藥署協助三三○五件業者申請註冊,至上周為止,僅八五五件通過審查,通過率...

怪!闢謠圖要講輸陸食品時限 文字竟是日福島10縣證明

我國輸銷中國大陸食品遭禁,政府批評中國對台政策不公平,從時限到要求所有食品填具配方等,嚴重形成貿易障礙。不過衛福部、經濟...

為何中國會想得知台灣鳳梨酥配方?網曝一關鍵:用的是它非鳳梨

「佳德鳳梨酥」昨日發表深耕台灣的聲明後,讓台灣網友狂刷Google的五星好評,也引發輿論熱議;有網友在PTT提出質疑:「為何中國會想得知台灣鳳梨酥配方?」究竟是中國鳳梨酥太難吃嗎?還是台灣鳳梨酥真的太強?

直播/食藥署重申送件即遞件絕無慢半拍 上午11時記者會

針對水產品遭中國大陸禁止,衛生福利部食藥署今天上午11時將召開「食藥署重申送件即遞件,絕無慢半拍」記者會。

輸陸食品登記75%遭禁 禁銷添金酒、台啤、黑松沙士

大陸海關總署以註冊訊息不完整為由,又暫停一批台灣食品進口,包括台灣啤酒、金門高粱、噶瑪蘭威士忌、黑松沙士等知名產品,根據統計,台灣登記銷陸產品中,遭禁比率已高達約七成五;府院昨皆強調,要與陸方溝通;此外,有大陸台商指出,目前情況很混亂,聽說本周要被禁的產品會更多。

台啤、金門高粱遭禁!陸要求補件未說明細節 食藥署:循成功經驗自救

中國大陸海關總署12月9日再禁台灣具指標性的飲料,包含台啤、金門高粱、黑松沙士等。衛福部食藥署昨收到中國大陸回函,表明有...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