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水產品未更新註冊 農委會的不作為令人吃驚

大陸禁止台灣魷魚、秋刀魚、午仔魚等進口,影響逾百家業者,產值恐逾60億元新台幣;陸委會要求陸方提出合理說法,而總統蔡英文則表示,「大陸再一次以突襲方式,讓台灣水產受阻,這樣的做法對貿易正常化沒有幫助」。這突顯了農委會不作為,對大陸新政策認知的缺乏與行政怠惰令人吃驚。
八月美國眾議長裴洛西訪台前夕,大陸海關總署突然禁止台灣食品及水產品進口,包括泰山、味全、郭元益等逾一百八十多家業者產品。當時陸方給的理由是「未完成更新註冊」;農委會當時就已知道水產品一旦停止進口將影響很大,但之後沒有任何動作。而八月立刻補件的業者至今大多尚未恢復進口。而這次的時機點,發生在台積電美國設廠和美國宣布售台武器之後。
是不是政治報復,兩岸官方並未明確表態;但受傷的總是台灣業者,尤其是養殖水產品,台灣漁民損失慘重。農委會的回應,也驚人的相似,即「不排除向WTO提出申訴」和「政府會全力協助漁民(業者),確保其生計、收入受到保障」。
大陸食品進口新制在去年四月就推出,到今年六月底截止。大陸八月一日已通知我方食藥署,部分業者因補件資料有欠缺,給予補件期限至八月底,但未料不少業者補件後仍未通過,而農委會當時未積極處理,導致水產業者損失慘重。
農委會和衛福部既沒有預先向業者提出預警,也未輔導業者積極在期限內完成更新註冊。八月被禁至今,農委會也沒有輔導業者如何更新註冊,甚至一問三不知。
台灣相關部門對大陸推出新政策或調整政策,毫不知情,也未深入研究。在台灣對大陸貿易依賴高達43%的今天,對大陸新政策認知的缺乏與行政怠惰令人吃驚。
兩岸缺乏溝通渠道是不爭的事實,亟待建立和恢復溝通和交流,以打破人為設置的障礙與限制。而我行政部門對大陸貿易相關措施的缺乏了解和不作為,更需切實改進。否則,再多的「嚴正抗議」、「維護我方業者權益」只會流於空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