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即時短評】對產業樣態不了解 班班吃石斑註定失敗

今年7月21日政院宣布教育與農委會執行「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石斑魚專案實施計畫」,要求今年9月起到年底,學校午餐每月都可吃一次石斑魚,到年底將可吃4次;但突然間從「班班吃石斑」,變成「班班等石斑」,現在再改恐怕要轉變成「班班好食材」,雞、鴨、魚、肉,時令水果,都涵蓋在內;試問,現在學校午餐要求食材要有三章一Q,每人每餐補助10元,不早就已經是班班好食材了嗎?
學校午餐「吃石斑」這件事情,光魚肉成本一餐80元,價格已經遠高於校午餐每人每餐的整體餐費,若有6億經費,不如挹注整體學校午餐提升,光吃石斑於究竟想要表達什麼?石加上學校午餐烹調方式器具有其侷限性,一兩次的嘗試,吃過了以後,除了留下「班班吃石斑」的口號外,不知道在學生心中還能有甚麼記憶點?
可以說,堪稱史上最會爭取經費補助的農委會主委,把石斑魚的產量、加工、出貨想的太簡單了。學校午餐要吃四次石斑魚,看似簡單,實際上水產加工的複雜性超乎想像,而學校午餐的供應樣太多元、因地制宜,還要兼顧到安全及公平性;加上各縣市財政不一,要求要先支付款項因應,地方也有一定的程序才可動支,不是一句「吃石斑」就可以解決問題。
不知道事前是否有參考產業界的專業意見?做好通盤的規劃才執行,整個過程幾乎且戰且走,但面對問題還是一再「保證」,保證吃四次、保證執行到位,保證沒問題,但為何最後仍無法執行?也許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現實狀況就是,漁民有魚,卻沒有符合可以加工規格的魚,面對各學校的下單供貨,根本供應不及,加上有通路採買、有外銷加持,手上有魚者最大,選擇高價販售也是合情合理。
倉促上路又缺乏規劃,想要用補助各方討好,卻讓每個執行環節都疲於奔命、有苦難言,對產業樣態不熟悉的政策,注定要跳票與失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