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江澤民累積中國今日實力 基業被習近平全部敗光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圖/取自新華社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圖/取自新華社

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今天病逝,享耆壽96歲,民進黨立委林俊憲表示,這個時間點有些巧合,因為33年前的六四事件,正是因為悼念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而起,而江澤民讓中國得以累積出今日實力,卻被現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這樣的敗家子全部敗光,最後一切又回到原點。

新華社報導,96歲的前中共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因為白血病合併多臟器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今天中午12時13分在上海病逝。

林俊憲晚間在臉書表示,江澤民在今天下午突然傳出過世的消息,以他96歲的年紀雖然不太意外,但是這個時機點實在有些巧合,「民眾上街示威、前領導人過世,這劇本怎麼好像演過了?」

林俊憲說明,因為33年前的六四事件,正是因為悼念胡耀邦而起,「而現在進行中的示威會不會藉悼念名義而擴大,最終歷史重演呢?」

林俊憲說,其實早在11月中時,中國網路上就已經開始流傳江澤民逝世的消息,不過因為過去類似訊息太多而未被注意,「沒想到這次是真的」。

林俊憲指出,最近幾年許多中國人開始回頭懷念起江澤民,儘管他任內依然有許多爭議,但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因為江澤民與胡錦濤在位的20年,確實是中國近代史上政治和社會氛圍最自由的時期,誰也沒想到習近平會「開倒車」到這種地步。

林俊憲再指,回顧歷史,六四事件也不是一夕之間造成,而是從文革結束改革派上台後,逐漸累積起的社會能量,在此之前的「八六學潮」才是關鍵,這場學運令中共元老極為不滿而鬥倒胡耀邦,最終矛盾在1989年因胡耀邦過世而引爆。

林俊憲也說,如今這場「白紙革命」是否會因為江澤民過世,而有類似的走向,以及悼念行動會否被中共禁止,這是接下來的最大看點。

林俊憲認為,江澤民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就是確立「悶聲發大財」、「不求爭霸」的路線,讓中國得以累積出今日實力,但這就是獨裁體制最大的缺陷,有人打下基業,就有習近平這樣的敗家子把它全部敗光,最後一切又回到原點。

林俊憲表示,80年代沒達成的政治改革終究要面對,一切還是要看中國人民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決心了。

江澤民 林俊憲 中共 習近平 胡錦濤 白紙革命 文革

延伸閱讀

江澤民遊走黨內派系被喻「機會主義者」 提1理論開創中共執政新篇章

江澤民白血病逝世 癌醫:急性發病一個月死亡相當常見

曾喊台灣問題不能拖延!江澤民、李登輝交鋒逾十年 台海幾度掀危機

#Breaking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過世,死時96歲

相關新聞

權傾一時 江澤民96歲辭世

權傾一時、主政大陸十三年的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昨日病逝上海,享耆壽九十六歲。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昨晚表示,「我們有注意到...

江澤民追悼大會 習近平推崇江推動兩岸達成「九二共識」

中共前最高領導人江澤民追悼大會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致悼詞時,回顧並推崇江澤民的一生。習近平稱,江澤...

長者不續命:江澤民之死,與中國的「膜蛤文化」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長者續一秒。」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已由中國官方證實,於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死時96歲。在此刻中國各地爆發白紙運動的時候,宣告江澤民的死訊不免引起巧合聯想。江澤民從退出政治舞台後,無論是其本人或江系上海幫,仍在中國有一定的「存在感」,而之中最為奇妙的就是以江澤民為嘲弄素材的「膜蛤文化」,反覆惡搞再現江澤民訓斥記者的經典發言、或是替生死未卜的江祈福續命。膜蛤文化從何而來?昔日教訓香港記者的長者言論,又說了一些什麼?

江澤民「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之前僅9人獲此高規格稱號

周三(30日),前國家主席、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在上海病逝,享年96歲。隨後,「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據了解,上一次有如此規格還是鄧小平逝世時。

紐時:防疫掀民怨 悼念江澤民成為習近平新難題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今天病逝。紐約時報分析,江澤民在位時中國社會風氣相對開放,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則因鐵腕防疫而面臨強大社...

長者不續命:江澤民之死,與中國的「膜蛤文化」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長者續一秒。」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已由中國官方證實,於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死時96歲。在此刻中國各地爆發白紙運動的時候,宣告江澤民的死訊不免引起巧合聯想。江澤民從退出政治舞台後,無論是其本人或江系上海幫,仍在中國有一定的「存在感」,而之中最為奇妙的就是以江澤民為嘲弄素材的「膜蛤文化」,反覆惡搞再現江澤民訓斥記者的經典發言、或是替生死未卜的江祈福續命。膜蛤文化從何而來?昔日教訓香港記者的長者言論,又說了一些什麼?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