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喊台灣問題不能拖延!江澤民、李登輝交鋒逾十年 台海幾度掀危機

1998年10月,時任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左)會見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998年10月,時任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左)會見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果我們要採取軍事行動,宜早不宜遲。」二○○○年陳水扁接任中華民國總統後,對兩岸關係已不再期待的江澤民曾私下向共軍將領作上述強硬表態。「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一書中,揭露江對兩岸關係的幕後態度,他在內部講話曾以「奴性十足的美國崇拜者」形容部分台灣政治人物,厭惡之感表露無遺。

要談江澤民時期的兩岸關係發展,不能不提前總統李登輝,那段期間是江澤民和李登輝兩人政治謀略的較量,兩岸關係也從春暖花開降至冰點。

江八點(對台八項主張)、文攻武嚇、統一時間表這三個關鍵詞,既概括江澤民主政期的對台政策,也描繪當年兩岸關係的跌宕起伏。從九五年的江八點到九八年的「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間表」,江澤民對兩岸關係從溫和到強硬的巨大轉變,或許與受挫於與李登輝的較量有關。

一九九○年代初期,兩岸經由密使接觸,台灣方面的蘇志誠、曾永賢、張榮豐等人,與大陸的代表曾慶紅、葉選寧、楊斯德等人建立管道,先後成立海基會海協會,作為互動的白手套,促成一九九三年歷史性的辜汪會談。兩岸密使的溝通,最終目的是減少兩岸當局誤判,而李江的靈活操作,也對各自鞏固執政地位,發揮政治效益。

一九九五年李登輝的美國行,引爆台海飛彈危機,北京也不再信任李登輝。當時江澤民對台採取武嚇,既憤怒於美國的毀諾,更要面對來自軍方的壓力,據說,江一度每天收到八百封來自共軍官兵的抗議信件。當年七月,共軍向基隆外海試射飛彈,兩岸劍拔弩張;九六年台灣總統大選時,共軍又向基隆和高雄外海試射飛彈,台海戰雲密布。

雖然,一九九八年十月江澤民在北京與來訪的辜振甫見面,江澤民說,「自己不是好戰的人」,但對台動武卻一直是他的選項之一。外界多認為,一九九八年七月李登輝拋出兩國論,是江決意對台強硬的原因。事實上,早在兩國論推出前,江澤民對「解決台灣問題」就有急迫感。

根據江澤民文選記載,一九九八年六月他與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會談時談到兩岸關係。江當時稱,「台灣問題馬上解決有困難,但不解決是不行的,早解決比晚解決好」;後來更提出「台灣問題不可能一直拖下去,要有一個時間表」。於是,「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拖延下去」,二○○二年中共十六大時載入政治報告,進入中共黨的正式文件。

兩千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江澤民被台灣記者問到,與台灣開戰是否算一種「煮豆燃豆萁」的行為?江澤民首先完整背誦整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接著他說,「如果因為有些人推進台灣獨立,而導致兄弟相殘,那是他們自找的,我們本是同根生,來自一個中國,為甚麼要搞台獨呢?」

兩岸在江澤民與李登輝主政時期曾經峰迴路轉,但沒有柳暗花明,台海也沒有風平浪靜,幾度出現危機。十多年的間的交鋒,仍影響現今的兩岸互動,包含扮演半官方的白手套海基會海協會與「九二共識」,成為兩岸的政治遺產;不過,遺留下的一個中國與台灣獨立的對立情結仍持續。

江澤民 李登輝 共軍 飛彈 台海 海協會 海基會 台獨

延伸閱讀

江澤民96歲白血病逝!急性白血病常被誤以為感冒,年長者須注意|元氣網

江澤民96歲白血病逝!急性白血病常被誤以為感冒,年長者須注意|元氣網

江澤民96歲白血病逝!急性白血病常被誤以為感冒,年長者須注意|元氣網

#Breaking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過世,死時96歲

相關新聞

權傾一時 江澤民96歲辭世

權傾一時、主政大陸十三年的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昨日病逝上海,享耆壽九十六歲。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昨晚表示,「我們有注意到...

江澤民追悼大會 習近平推崇江推動兩岸達成「九二共識」

中共前最高領導人江澤民追悼大會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致悼詞時,回顧並推崇江澤民的一生。習近平稱,江澤...

長者不續命:江澤民之死,與中國的「膜蛤文化」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長者續一秒。」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已由中國官方證實,於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死時96歲。在此刻中國各地爆發白紙運動的時候,宣告江澤民的死訊不免引起巧合聯想。江澤民從退出政治舞台後,無論是其本人或江系上海幫,仍在中國有一定的「存在感」,而之中最為奇妙的就是以江澤民為嘲弄素材的「膜蛤文化」,反覆惡搞再現江澤民訓斥記者的經典發言、或是替生死未卜的江祈福續命。膜蛤文化從何而來?昔日教訓香港記者的長者言論,又說了一些什麼?

江澤民「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之前僅9人獲此高規格稱號

周三(30日),前國家主席、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在上海病逝,享年96歲。隨後,「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據了解,上一次有如此規格還是鄧小平逝世時。

紐時:防疫掀民怨 悼念江澤民成為習近平新難題

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今天病逝。紐約時報分析,江澤民在位時中國社會風氣相對開放,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則因鐵腕防疫而面臨強大社...

長者不續命:江澤民之死,與中國的「膜蛤文化」

「天若有情天亦老,我為長者續一秒。」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已由中國官方證實,於11月30日在上海逝世,死時96歲。在此刻中國各地爆發白紙運動的時候,宣告江澤民的死訊不免引起巧合聯想。江澤民從退出政治舞台後,無論是其本人或江系上海幫,仍在中國有一定的「存在感」,而之中最為奇妙的就是以江澤民為嘲弄素材的「膜蛤文化」,反覆惡搞再現江澤民訓斥記者的經典發言、或是替生死未卜的江祈福續命。膜蛤文化從何而來?昔日教訓香港記者的長者言論,又說了一些什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