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長選戰進入白熱化卻憂投票率低 提高投票率藍綠各有盤算

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在東市場拜票,她表示,要握每雙手,鼓勵大家要出來投票。記者李宗祐/攝影
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在東市場拜票,她表示,要握每雙手,鼓勵大家要出來投票。記者李宗祐/攝影

嘉義市長選戰進入倒數計時,藍綠都憂慮投票率低,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表示,要握每雙手,鼓勵大家要出來投票。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持續透過走入鄰里、廟口開講,提醒手中這一票的重要性。為搶年青選票,黃敏惠以有作為獲年青人認同;李俊俋發動外縣市年輕議員回到所在地催票,鼓勵嘉義青年返鄉投票。

全國只剩嘉義市長這場選戰,以往單一選舉的投票率都不高,藍、綠陣營憂慮低迷的投票率影響選情,除此之外也積極拉住年青選票。

黃敏惠上午競選團隊陪同下在東市場掃街緊握每個選民的手懇託拜票,黃敏惠表示,除了透過宣導鼓勵出來投票,相信平常有做事的表現會受市民肯定。連日以來勤於基層拜票,家戶拜訪、公園、市場、每個大街小巷,一雙手握過一雙手,鼓勵大家要出來投票。

對於如何吸引年青選票,她表示,人民厭惡政治口水,還是平日的作為表現比選舉時再來噴口水更有意義,拜票行程的東市場就是年青人創新、創意、地方創生不斷地展現出來的地方,這些成果自然而然讓年青人感受得到市府的努力,自然會用選票來告訴大家。

李俊俋表示,持續透過走入鄰里、廟口開講的方式,提醒大家手中這一票的重要性,了解民主聖地的招牌要靠大家一起努力,請大家在12月18號務必出門投票。

陸續有來自外縣市年輕新科議員來嘉義市為李俊俋站台造勢,李俊俋表示,在年輕返鄉投票上,也會和從外地一起來幫忙掃街、宣講的年輕夥伴,請他們回到所在地後,一起來宣傳返鄉投票。

桃園新科議員許家睿表示,來自全台各地的新科議員,大家也都肩負著一個任務,就是要回到自己的所在地去催票,鼓勵嘉義的青年能夠「回嘉」,返鄉來投票。

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右二)持續透過走入鄰里、廟口開講,提醒手中這一票的重要性。圖/李俊俋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右二)持續透過走入鄰里、廟口開講,提醒手中這一票的重要性。圖/李俊俋競選總部提供
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表示,有作為的成果自然而然讓年青人感受得到市府的努力,會用選票來告訴大家。記者李宗祐/攝影
國民黨候選人黃敏惠表示,有作為的成果自然而然讓年青人感受得到市府的努力,會用選票來告訴大家。記者李宗祐/攝影
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前排左二)發動外縣市年輕議員回到所在地催票,鼓勵嘉義青年返鄉投票。圖/李俊俋競選總部提供
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前排左二)發動外縣市年輕議員回到所在地催票,鼓勵嘉義青年返鄉投票。圖/李俊俋競選總部提供

2022大選 嘉義市選舉 李俊俋 黃敏惠 民進黨 國民黨

延伸閱讀

李俊俋學區路口拉票「太大聲」影響學童 家長籲請候選人節制

桃園新科議員陪李俊俋路口請託 鼓勵青年回嘉投票

黃敏惠市場掃街 家戶拜訪請託提高投票率

李俊俋批評做得比習近平還久 黃陣營:黃敏惠是民選市長

相關新聞

黃揚明稱吳怡農立委補選「選得不差」 揭綠粉1強項:2024再戰王鴻薇

台北市第三選區(中山、北松山)立法委員補選結果昨(8)日出爐,根據北市選委會統計,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獲得60,519票、民進黨候選人吳怡農獲得54,739票、無黨籍蕭赫麟獲得542票。這次補選總投票率為43.35%,其中,王鴻薇勝吳怡農5,780票。資深媒體人黃揚明分析,「王鴻薇勝選不意外」,不過「吳怡農選得不算差,也確定幾乎取得2024再戰王鴻薇的資格」。

吳怡農輸王鴻薇近6千票 蘇貞昌:沒辦法勝選很對不起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昨日舉行,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以5780票差距,擊敗民進黨對手吳怡農。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早受訪表示,吳...

選戰期間很疲累後期在硬撐 王鴻薇稱這是最累的選舉

台北市立委第三選區補選當選人王鴻薇今天表示,這次補選是她選過最累的一次選舉,她選到後來和後援會總會長說自己在硬撐,因為選...

北市立委補選藍綠對決 下午投票率約35%

台北市中山、北松山立委補選今天投票,上午是晴天,不少民眾一早就到投票所投票。接近下午3時許,據國民黨北市黨部估計,中山區...

北市立委選前夜 藍大咖雲集 綠打夫人牌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今天投票,國民黨候選人王鴻薇的選前之夜,邀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總統馬英九、台北市長蔣萬安等藍營大...

王鴻薇選前之夜藍大咖雲集 現場3500座位擠爆

台北市第三選區(北松山、中山)立委補選明天投票,台北市黨部在北市榮星花園主辦王鴻薇「勝利之夜」的選前之夜大造勢,現場準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