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C產品都加「創作者」名字才高級?他舉「能量水」突破盲腸逗笑網友

一周數位爆報/5招查偷吃嚇壞人!進Meta沒事做爽撈575萬

普亭宣布將在白俄部署戰術核武 稱「美國早在歐洲盟邦部署」

白紙運動後 再爆武漢大學生抗議

白紙運動後,大陸又出現校園抗爭,數百名武漢大學生四日晚間抗議校方防疫政策,他們聚集在行政大樓門口高喊口號。(路透)
白紙運動後,大陸又出現校園抗爭,數百名武漢大學生四日晚間抗議校方防疫政策,他們聚集在行政大樓門口高喊口號。(路透)

中國大陸繼上月下旬爆發反對封控的「白紙運動」後,近日又出現校園抗爭。由於武漢大學校內不斷有新增確診病例,學生要求校方提前遣送學生返鄉,卻未獲回應,學生不滿學校防疫安排,爆發校內示威,數百名學生四日晚間冒著大雨,聚集高呼「訊息透明,過程公開」等口號,引起外界關注。

自十一月廿六日悼念烏魯木齊火災罹難者的南京傳媒學院學生發起白紙運動起,包括北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多校都出現抗爭行動,一度蔓延至大規模示威潮。北京清華隨即在十一月廿八日舉辦防疫座談會,宣布隔日起開設學生返鄉專車,才漸平息校園抗爭。武大學生這次抗爭會否擴大,或引起他校學生的仿效,值得觀察。

綜合港媒和微博消息,有武大學生在微博求助表示,在武漢日增數百例感染個案,而校內仍有新增病例情況下,武大不僅沒有安排遣返回鄉,甚至希望恢復實體教學。學生對相關安排十分不滿,但校方卻遲遲不回應。

儘管大陸官方在白紙運動後加強管控大學校園,但仍有數百名武大學生四日晚間在校園聚集,要求校方比照其他學校作法讓學生提前返鄉,並喊出「訊息透明,過程公開」等口號。

不過,目前觀察武大學生的訴求與白紙運動沒有直接關聯,並不涉及防疫層面乃至於言論自由,帶頭組織的學生,甚至要求參與者不要攜帶白紙,訴求聚焦於「提前返鄉」。

四日當晚武漢降下大雨,聚集學生全都撐著雨傘參加,因此有大陸網友戲稱,主辦方避開了白紙運動,卻反而和香港一樣成了另一場「雨傘運動」。

參與學生指出,先前校園因為出現感染病例而被封控,如今其他學校為「因應疫情」陸續讓學生提前返鄉,但武漢大學既不讓學生返鄉,繼續封控下又導致染疫人數上升,學生為此反映多次仍未獲回應,校方甚至準備恢復實體上課,恐將讓校內疫情加速蔓延。

有網友在知乎上解釋武大的情況稱,學校的亂象來自於疫情引發的一系列矛盾,其中,學校與地方政府之間的矛盾,體現在地方政府已優化防疫政策,而學校依然封閉校門,同時內部恢復實體生活,本意可能是使得內外都正常運行,卻忽略了學生出行的需求,實際上是不正常的,使得學生對學校產生不滿情緒。

由於臨近假期與考試,各校作法不同,有的學校允許學生提前返鄉,有的學校則要求堅定守住,這樣一來,又進一步激化了部分學校與學生的矛盾。

白紙運動 白紙革命

延伸閱讀

防疫兼顧交流 兩岸青少年體育交流線上登場

執行清零被罵翻 中國防疫大白吐苦水

美國大學生「最後悔主修十大科目」曝光 這科系占87%最慘

分析:防疫雖鬆綁 中國2023年3月前不會全面放開

相關新聞

白紙運動後 再爆武漢大學生抗議

中國大陸繼上月下旬爆發反對封控的「白紙運動」後,近日又出現校園抗爭。由於武漢大學校內不斷有新增確診病例,學生要求校方提前...

「白紙革命」逼出解封訊號 經濟能擺脫陰霾?大摩示警:陸仍沒做好快速重啟準備

「白紙運動」鬆動中國防疫政策,大摩預估,中國經濟最快反彈時點,可能落在明年第二季,但解封初期,恐將出現確診潮,導致消費動能下滑、缺工、供應鏈中斷等問題。

評/白紙革命後 中國轉向與病毒共存了嗎?

近幾周來,數以千計的中國人在中國與世界各地城市進行抗議,要求習政權結束新冠病毒的封鎖政策,甚至出現習近平下台的微弱呼聲。抗議活動被稱為白紙革命,迅速在全球傳播,讓中國有些地方不得不解除部分封鎖,中央更是提出優化所謂的清零措施,也使外界對於中國未來的防疫走向更為好奇。

白紙運動延燒首爾 在韓小粉紅為何首次團結抗共?

上百名旅居韓國的中國籍學生,11月30日晚間在首爾弘大的廣場上集會,聲援中國近日來遍地開花的白紙運動。集會前傳出中國前主席江澤民逝世消息,學生們一邊抗議,一邊也耳語:「怎麼死的不是習近平?」

評/「白紙運動」遍地開花 中共慣用兩面手法軟硬兼施

近日中國包括香港多地以及數十所大學爆發反抗清零封控的「白紙運動」,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迅即定調此為「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堅決打擊「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香港當局也定性其有「再次顏色革命的雛型」,務必「防患於未然」

吾爾開希:白紙運動非曇花一現 火種在 火苗隨時會燃

大陸白紙運動引發世界關注,六四民運領袖吾爾開希7日受訪時指出,白紙運動針對的不只是封控,而是對言論自由的渴望,「不是一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