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進黨爆性騷吃案副秘書長許嘉恬請辭 賴清德准了

林飛帆為忽略黨內性騷檢討致歉 昔日太陽花夥伴看不下去

北京居民不再沉默 週末群起手持白紙抗議反對社區封控

北京市民27日深夜聚集在亮馬河,手持白紙抗議,遭警方驅離。 記者陳政錄/攝影
北京市民27日深夜聚集在亮馬河,手持白紙抗議,遭警方驅離。 記者陳政錄/攝影

北京26至27日的週末除清華大學及亮馬河畔的抗議外,更多小區的居民集體向居委會、警察引述法條據理力爭,部分小區更成功解除隔離,更有小區居民動手拆除鐵皮或遊行喊口號。

在這股瞬間掀起的風潮同時,北京及中國其他城市居民也在網路上傳授相關法令及經驗,教導其他人在面對小區無理封控,或僅因「時空交會」、鄰居染疫,乃至於核酸初檢陽性就被帶往方艙隔離時,如何據理力爭,抗拒這股「層層加碼」過度防疫的歪風。

綜合中國網路訊息,26至27日這兩天,目前已知有居民向居委會或警方抗爭的小區就超過10個。而沒有公開但私下成功爭取解封的小區,數量更多。

這些案例中,最被熱議的是北京市朝陽區望京的慧谷陽光小區,1名2歲大的幼童感染COVID-19準備被帶往方艙隔離。而他的父親怕拖累鄰居,自己也穿上防護服一同前往。但鄰居聞訊後紛紛趕到大門口勸阻,其中一名女子更大聲直言,「那種地方(方艙)照顧得好孩子嗎」?

在鄰居多次勸阻,並集體向防疫人員說理後,同時承諾不歧視孩子一家及可就近幫忙後,這位父親才回心轉意,孩子終於能成功留在家隔離。而這些鄰居也因此被網友封為「中國好鄰居」。

此外,像是柏林愛樂、麗都一號、常營富力、天通苑北區、新建村二期等北京小區,26至27日都有不滿封控的居民集體質問居委會,整個社區封控的依據何在?不少住戶引用中國相關法規指出,能決定封控權的最基層單位,是居(村)委會上兩級的區政府,連上一級的街道辦都無權封控社區。

在此情況下,這些社區的居委會無力辯駁,有些只好讓居民進出;有些則找來員警助陣試圖阻攔;像是天通苑北區部分居民乾脆自行動手拆除鐵皮,發生陣陣巨響,一旁則有住戶向他們高呼「英雄」,居委會人員只能在一旁無力張望。

此外,北京一名員警在處理小區居民要求解封遭保全人員拒絕的對峙中,當場要求保全人員依法出示區政府發布且蓋印的通知,但保全人員拿不出來。員警當即表示,在取得區政府合法通知之前,居委會無權阻攔居民進出。這一依法行事的態度,受到網友大加讚揚,也讓他被封為「中國好警察」。

而像是駝房營地區數個小區及麗都一號、常營富力等小區的居民,也不約而同聚集起來走出小區上街遊行,要求解除小區無理封控,甚至還喊出四通橋事件橫幅中的「不要核酸要自由」口號。

同一時間,不少北京民眾雖然沒有聚集起來展開抗爭,但也以個別或三兩成群方式拿出法條質疑居委會,為何只因「十混一」的核酸樣本出現陽性,就要封控整個小區?根據北京民眾反映,部分小區隨後同意解除封控,但也有小區堅持封控不願妥協。

白紙運動 白紙革命

延伸閱讀

烏魯木齊民眾反封控抗議 警方上門抓捕

北京亮馬河畔民眾高舉白紙抗議訴求言論自由 六四後最大規模

北京民眾深夜手持白紙上街抗議 反諷「我要被封控,我要做核酸」

北京清華大學連兩日「白紙運動」 校方辦座談會並啟動返鄉專車紓壓

相關新聞

白紙運動後 再爆武漢大學生抗議

中國大陸繼上月下旬爆發反對封控的「白紙運動」後,近日又出現校園抗爭。由於武漢大學校內不斷有新增確診病例,學生要求校方提前...

「白紙運動」迫使大陸防疫鬆綁 為逾億人爭得通行自由

過去一周,大陸多地接連爆發「白紙運動」,成功迫使官方調整不科學、不合理的防疫政策。上海第一財經指出,幾乎是不約而同,12...

習近平會晤歐盟理事會主席 罕見回應白紙革命、釋防疫鬆綁訊息

歐洲官員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到訪北京的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表示,最近的示威活動反映...

廣州再爆激烈抗爭 民眾扔玻璃瓶 警方丟催淚瓦斯

大陸因防疫問題再出現一起激烈抗爭,昨天(29日)深夜傳出廣州市海珠區居民與警方爆發衝突事件,警方甚至朝巷子內的抗議民眾投...

北京街頭深夜強化維穩 亮馬河、四通橋布滿警力

在「白紙運動」後,北京市今夜升級維穩,昨天深夜有民眾聚集的朝陽區亮馬河畔街道,以及傳出可能再有人抗爭的海淀區四通橋周邊,...

推特裁員後忙翻了!陸網軍狂發情色訊息 轉移白紙革命焦點

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人力銳減的反宣傳小組27日疲於應對來自中國的垃圾訊息,凸顯推特大量裁員後人力不足的情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