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沒黑眼圈的貓熊長什麼樣?四川首次拍到白色熊貓正面照

好市多「櫛瓜」出包! 一拆封就見「白蟲瘋狂蠕動」 她驚喊:晚餐毀了

2024大選高雄藍軍誰操盤? 王金平和柯志恩相互推薦

中國新增染疫破4萬 疫情止不住反封控、白紙運動抗議加劇

北京清華大學在校園內連兩日的「白紙運動」。(推特)
北京清華大學在校園內連兩日的「白紙運動」。(推特)

中國官方通報,27日新增染疫數破4萬創新高,顯示疫情止不住持續延燒,於此同時,聲援新疆烏魯木齊高樓住宅大火造成10死的反封控抗議潮更加劇,北京亮馬河畔爆發六四後最大規模抗爭。

中國衛健委今天上午通報,27日零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COVID-19確診病例3822例,境外輸入74例,本土3748例中,廣東1347例,北京840例,重慶238例,山西162例,河南157例等。

新增無症狀感染者3萬6525例,境外輸入221例,本土3萬6304例中,重慶9447例,廣東7761例,北京3048例,四川1710例,吉林1578例,山西1158例,陝西988例,新疆982例,河北949例,山東882例,青海754例等。

統計27日中國新增染疫數4萬347例,本土占4萬52例。

截至27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3萬3129例(其中重症病例104例),累計死亡病例5233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1萬1624例;尚在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34萬2488例(境外輸入1692例)。

中國不少一線城市淪為這波疫情重災區,像是在首都北京市,27日通報新增本土染疫3888例,雖比前一天減少逾400例,這是連續數日攀升後首次回落,不過北京市政府坦承,病例增加的速度仍未趨緩。

另個重災區重慶市通報新增本土染疫9685例,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指出,目前疫情還是非常複雜嚴峻,防控不容絲毫鬆懈。

華南地區的廣州市最新通報新增本土病例9108例,當地疫情最嚴峻的海珠區,自11月5日起封控已歷經6度延長,民眾哀嘆解封遙遙無期。

於此同時,淪為疫情重災區的城市,聲援反封控抗爭的聲浪也日益高漲。

一向戒備森嚴的北京也加入中國各地的串聯抗議。近千位民眾昨晚湧向亮馬河畔,群集馬路高舉白紙訴求言論自由,更喊出「不要獨裁、到站下台」等口號,為六四後最大規模。

推特帳號陳明的網友今天凌晨上傳,重慶市藁城區居民與警察發生衝突的影音,畫面顯示,警民互相拉扯推擠,民眾紛紛拿手機拍攝警察抓人,並高喊警察打人了、警察抓人了。

旅美的中國科普作家方舟子今天清晨在推特上傳,廣州市民民眾聚集海珠廣場聲援反封控的影音,畫面顯示,群眾不約而同高舉白紙,齊聲高唱香港Beyond搖滾樂團的成名曲「光輝歲月」。

「光輝歲月」是Beyond主唱黃家駒為南非人權鬥士曼德拉所創作,中國媒體曾報導,當時曼德拉聽聞經翻譯的光輝歲月歌詞,竟動容而潸然淚下。

白紙運動 白紙革命

延伸閱讀

港大陸生校園內悼念新疆火災死者 校方報警

北京民眾深夜手持白紙上街抗議 反諷「我要被封控,我要做核酸」

香港兒童炎症重現 染疫老少周增逾3成

鍾東錦答覆學生勁爆提問 稱可與柯文哲組「雙刀會」

相關新聞

白紙運動後 再爆武漢大學生抗議

中國大陸繼上月下旬爆發反對封控的「白紙運動」後,近日又出現校園抗爭。由於武漢大學校內不斷有新增確診病例,學生要求校方提前...

「白紙運動」迫使大陸防疫鬆綁 為逾億人爭得通行自由

過去一周,大陸多地接連爆發「白紙運動」,成功迫使官方調整不科學、不合理的防疫政策。上海第一財經指出,幾乎是不約而同,12...

習近平會晤歐盟理事會主席 罕見回應白紙革命、釋防疫鬆綁訊息

歐洲官員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到訪北京的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表示,最近的示威活動反映...

廣州再爆激烈抗爭 民眾扔玻璃瓶 警方丟催淚瓦斯

大陸因防疫問題再出現一起激烈抗爭,昨天(29日)深夜傳出廣州市海珠區居民與警方爆發衝突事件,警方甚至朝巷子內的抗議民眾投...

北京街頭深夜強化維穩 亮馬河、四通橋布滿警力

在「白紙運動」後,北京市今夜升級維穩,昨天深夜有民眾聚集的朝陽區亮馬河畔街道,以及傳出可能再有人抗爭的海淀區四通橋周邊,...

推特裁員後忙翻了!陸網軍狂發情色訊息 轉移白紙革命焦點

社群媒體「推特」(Twitter)人力銳減的反宣傳小組27日疲於應對來自中國的垃圾訊息,凸顯推特大量裁員後人力不足的情況...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