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3小時內恐積淹水!午後雨彈炸桃園 中壢、八德2級淹水警戒

台大學生劉家儀香港哀悼六四傳遭捕 港警僅公告「拘捕4人」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 施文儀指防疫讓民眾心情「賭爛」

施文儀說,疫情期間指揮中心沒有適時體察民意,沒有把民眾的痛苦聽進去,民眾心情當然會「賭爛」,想要教訓民進黨。本報資料照片
施文儀說,疫情期間指揮中心沒有適時體察民意,沒有把民眾的痛苦聽進去,民眾心情當然會「賭爛」,想要教訓民進黨。本報資料照片

九合一選舉結果民進黨大敗,專家學者認為,近3年來,指揮中心防疫作為是敗選原因之一。「防疫絕對是敗選的鐵定因素。」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指揮中心在疫情期間著眼於保護民眾健康,但採取許多嚴刑峻法的感控措施,且是「自我感覺良好」,沒有進一步的體察民意,這次選民就是為了要把受到疫情苦難宣洩出來「教訓民進黨」,如果每個人都想小小教訓民進黨,累積起來就很大。

施文儀說,近3年來,指揮中心制定許多防疫規定,並認為民眾遵守應該的,但許多民眾深受染疫、家人病逝等痛苦及苦難,指揮中心沒有適時體貼及體察民意,忽略了民眾的想法,也沒有把民眾的痛苦聽進去,民眾當然會認為政府態度「傲慢」,心情就會「賭爛」。

蔡英文總統說「謙卑、謙卑、再謙卑」,但指揮中心防疫過程在國人眼中卻是「自以為的傲慢」。施文儀說,如疫情期間雙北市長在防疫措施上常與中央對抗,而許多在野專家、學者給予指揮中心建言,但指揮中心也幾乎都未被接納,此固執的心態,增加了民眾「防疫應該可以有其他的做法,不是指揮中心說了算的想法」。

施文儀說,就如同他今年5月下旬建議,應將新冠疫情改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並撤除指揮中心,當時指揮中心回應會進行檢討,但到現在連檢討都沒有。如今已步入後疫情時代,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傳播力與疫情初期相比已是不同疾病,不需要用強而有的指揮中心加以控管,如同明天起戶外口罩禁令取消,新冠肺炎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疾病的理由「愈來愈不充足」,民眾也已不埋單。

此外,如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進行的萬人普篩計畫被指揮中心否決。施文儀說,他雖然不贊成全面普篩,但普篩對防疫仍是重要的事情,直到現在指揮中心仍不願意普篩,僅採用捐血人的血液進行檢驗,真的可以推估國內真正的染疫人數嗎?如果針對疫情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程度的普篩,應可以了解台灣疫情的全貌,如他推估,目前國內染疫黑數,應是目前公布確診者約二倍以上。

施文儀說,藉由這次敗選,指揮中心應盡速裁撤,將防疫權責回歸至衛福部疾管署,並邀集更多不同專業面向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議後疫情時代的防疫項目。台灣是民主社會,不需要極權、強者,應在「平衡中穩定發展即可」,因此這次民進黨大敗未嘗不是好事,民眾適度發洩不滿的情緒是好事,蔡英文總統跛腳也是好事,讓政府更加快速調整腳步,同時體貼及體察民意。

2022大選 九合一選舉 施文儀 民進黨

延伸閱讀

九合一民進黨大敗!網友提「2024還是會贏」 鄉民意見分歧

中央有新策、地方有對策 大陸封控欲平眾怒卻陷雙重困境

民進黨面「政治海嘯」 蔡其昌發網路問卷搜意見找敗因

防疫20條後…民眾憂醫療擠兌 搶購呼吸機

相關新聞

民進黨慘敗 代理黨主席陳其邁:謙卑面對民意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昨天召開敗選後首次中常會,無異議推舉高雄市長陳其邁出任代理黨主席。陳其邁表示,最重要的就是從敗選...

冷眼集/特權與跋扈 民進黨敗選照妖鏡

特權與跋扈帶來腐敗,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敗選,這兩項要素屢屢在網軍側翼橫行、國家機器出征、綠衛兵官員囂張等「綠能你不能」事件...

獨/鄭文燦爭黨魁密集運作 28日找英系、林佳龍爭支持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大敗,北台灣執政縣市基、桃、竹全丟。蔡英文總統辭民進黨主席後,昨天民進黨中常會通過由英系高雄市長陳其邁...

綠營大敗影響2024布局?學者指選舉結果應這樣看

本屆九合一選舉在11月26日順利結束了。中央執政的民進黨只交出「4+1」的成績單(守住南部四個縣市,澎湖轉綠),從席次數來看遠不如預期,而且北台灣執政的三縣市(基隆、桃園、新竹)都輸掉,被視為慘敗。蔡英文總統也在第一時間宣布辭去黨主席。如何解讀這樣的選舉結果?又如何看待選後引發的政治效應?甚至綠藍白三黨的後續發展以及2024的佈局?值得進一步觀察。

頻被要求退黨 網友好奇若非高嘉瑜「民進黨能拿下港湖?」

2022九合一大選剛落幕,民進黨幾乎呈現大敗,許多縣市都遭逆轉,除蔡英文辭黨主席外,網友也表示民進黨基層正醞釀「開除高嘉瑜」等人氛圍,然而網友卻好奇,若非高嘉瑜「民進黨這麽有把握拿下港湖立委嗎?」引起討論。

不是黃瀞瑩!雙北新議員十大聲量 藍綠搶占前兩名

不只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在今年九合一大選,台北市議會也擠進4個席次,在新北市也有斬獲。民眾黨台北市準議員林珍羽說,選前于美人站台時脫口而出「支持王世堅」,意外讓她上遍各大新聞媒體,同時也引起網路熱議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