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民遇駭紀實/台灣數位防線潰堤 政府能補破網?

MLB/好消息!張育成免試過關 確定進入紅襪開季名單

獵人認了打死狒狒「是竹縣府指派」 竹縣再度否認趕往派出所說明

九合一選舉囊括13縣市勝選 國民黨2024之路考驗仍嚴峻

國民黨台北長候選人蔣萬安(中)在新生南路一段封路舉辦「無限台北無限感激」開票活動,勝選後向支持者表達感謝。記者許正宏/攝影
國民黨台北長候選人蔣萬安(中)在新生南路一段封路舉辦「無限台北無限感激」開票活動,勝選後向支持者表達感謝。記者許正宏/攝影

九合一選舉結果出爐,國民黨囊括13縣市執政權取得勝利,讓支持者對2024年能否重返中央執政,增添不少信心;但未來如何撕掉親中標籤、在對美關係上如何突破,以及藍白之間的競合,仍備受挑戰。

▶2022九合一選舉/縣市長、縣市議員、里長等 即時開票數據、選舉開票結果看這裡

縣市長選舉結果今天晚間揭曉,國民黨囊括13縣市,其中更一舉拿下台北、新北、桃園、台中等六都中的四都,此成績也讓支持者對2024年藍營能否重返中央執政,充滿許多想像。

國民黨雖在地方選舉獲得勝利,但黨內不免憂心,2018年後國民黨氣勢大好,但因總統黨內初選的紛擾,以及親中標籤無法撕去的困擾,最終仍是與重返中央執政失之交臂,2022年後的國民黨是否再次重蹈覆轍。

黨內人士分析,黨主席朱立倫上台後,將黨的路線定調為親美、友日、和陸,且一再強調對美關係的重要性,就是試圖要將黨的路線,從傾中移向親美,實際動作則包括重啟對美辦事處、赴美訪問等,這都可以看出朱立倫想幫國民黨撕去親中政黨的標籤,帶領國民黨走向民眾認同的路線。

除撕去親中標籤等外部挑戰,國民黨在這次地方選舉已遭遇到與民眾黨間的競合關係,一位藍營輔選要角直言,藍白合?還是藍白要戰?這在2024年前,必須定調;2022地方選舉,藍白高層從未針對是否合作、坐下來談,但若2024藍白仍不談,那綠營就有很大的機會從中得利,這對要重返執政的國民黨,絕對是很不利的狀況。

不願具名藍營立委認為,2024總統大選出現三腳督的態勢,已是可預期狀況,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已失去台北市執政權,資源大受影響,如何保持溫度與聲量至2024年,還需要觀察;也因此,若是要談合作,屆時誰該主動、要跟誰合作,目前不得而知。

國民黨在2022年後,黨內最關注的絕對是2024年總統人選,藍營地方人士表示,為避免2018年國民黨內為了總統人選紛擾不堪,造成內部的不團結,在重返執政是黨內唯一最大目標的前提下,黨內大咖、有意爭取者,應坐下來好好談,訂出完善的初選制度,選出最合適人選,畢竟支持者絕不想看到黨內互打的戲碼,再次發生。

2022大選 選情評論 國民黨

延伸閱讀

圖表/三大激戰選區藍綠版塊變動…北市藍天再現 桃園、新竹不再一片綠油油

查詢議員選舉結果/台北第三選區(松山、信義)徐巧芯與王鴻薇開票數破2萬 張文潔勝選

查詢議員選舉結果/桃園第一選區國民黨凌濤得票奪冠 鄉民女神黃瓊慧攻進第3名

查詢議員選舉結果/台北第一選區(北投、士林)黃瀞瑩、林延鳳、汪志冰當選

相關新聞

民進黨慘敗 代理黨主席陳其邁:謙卑面對民意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慘敗,昨天召開敗選後首次中常會,無異議推舉高雄市長陳其邁出任代理黨主席。陳其邁表示,最重要的就是從敗選...

民進黨對「這件事」認知落差大 詹長權:不檢討,立委總統也會輸

9合1大選落幕,執政黨慘敗,各界都提出檢討方向。台大公衛教授詹長權昨於臉書發文,他認為新冠疫情是對於選舉結果的影響很重,...

小笠原預測這縣市得票率6比3綠大贏 結果竟險近55波

日本知名台灣選舉研究學者小笠原欣幸原本預測台南市長選舉,民進黨候選人黃偉哲得票率為65%、國民黨謝龍介30%,未料開票結...

藍綠廝殺!他問敗選主因及戰犯為何? 鄉民直指「1關鍵」

今(26)日是九合一大選投票日,投票時間從上午8時至下午4時止,選票也陸續開出。對此,就有一名網友PO文表示,選舉結果一定有贏有輸,「不管哪一黨,可以先幫忙想...

冷眼集/特權與跋扈 民進黨敗選照妖鏡

特權與跋扈帶來腐敗,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敗選,這兩項要素屢屢在網軍側翼橫行、國家機器出征、綠衛兵官員囂張等「綠能你不能」事件...

民進黨為何慘敗? 他列「8原因」:跟國民黨當年失去民心一樣

九合一大選於昨(26)日晚間落幕,民進黨僅保住5縣市,可說是輸得相當慘烈。對此,一名自稱2020年總統大選投給蔡英文的網友在網路上發文,列出8點民進黨慘敗的可能原因,而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