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穩定?習近平向拜登大談兩岸歷史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在印尼峇里島面會,會後拜登表示,他不認為中國有意立即侵略台灣。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美國官員說,儘管習近平未明確表達無計畫立即侵台,仍給予拜登和幕僚這種印象。
報導說,拜習兩人7月通話後,已指示屬下探索面會契機。但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8月訪台後,北京不僅大規模軍演,還宣稱將關閉美中軍事溝通管道,美國聯繫中方經常換回一片靜默。
今年9月,僵局開始融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大陸外長王毅趁聯合國大會之際會談,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羅森柏格、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也跟中國大陸副外長謝鋒會面。謝鋒去年初接副外長後,接下管理對美關係主要角色,包括參與協商讓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獲釋。
羅森柏格與謝鋒同意悄悄恢復溝通,雙方聚焦討論拜習會,兩國團隊頻繁透過視訊和電話聯繫,雙方高官到印尼峇里島後,還聚在飯店內一直協商到拜習會當天凌晨3時。
美中官員說,拜習會原本預計進行兩小時,結果含中場休息談了3小時,為善用時間,雙方同意使用同步口譯,而非重要峰會常用的逐步口譯。
知情人士說,習近平會前花了好幾小時反覆思考如何談論台灣,還修改論題來恰當反映想法。為了向拜登表達中國希望不必動武統一台灣,習近平花了很長時間討論中國大陸與台灣的歷史。
一名美國官員說,儘管習近平未明確表達無計畫立即侵台,仍給拜登和幕僚這種印象。如今中國大陸房市蕭條,新冠疫情清零政策扼制經濟成長,對拜登團隊來說,習近平似乎想在中國大陸不穩定的時期追求穩定和可預測性。
美方官員並提到,他們仔細研讀拜習會逐字稿,尋找習近平思路的蛛絲馬跡。他們相信習近平承諾賦予高層幕僚恢復固定溝通的權力,但可能會花一些時間,部分原因在於習近平上月展開中共總書記第三任期後,領導階層將大換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