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評「拜習會」 陸學者:中美走出裴洛西訪台後僵局

大陸國家主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的面對面「拜習會」14日在印尼峇里島登場,會後大陸方面發布新聞稿,指兩國元首同意繼續保持經常性聯繫,北京國關學者王義桅認為,中美關係已走出了自8月美國眾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對話機制暫停的情況,並為重回正軌提供了期待。不過,另位大陸學者時殷弘也提醒,就已揭露內容,雙方目前似無達成「關鍵性合作」,譬如除防止中美軍事衝突外,未見宣布中美軍事交流至少局部恢復。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表示,從會談後中方發布的新聞稿內容來看,雙方在財經、氣候、農業等方面開始恢復接觸,並重覆了美國總統拜登的「四不一無意」表態,中方也面對面溝通了中共二十大的內容,這對之後G20峰會的召開,推進全球合作都非常重要。
台灣問題上,王義桅直言,上次裴洛西訪台,中方反應激烈,而這次美國選後眾議院議長可能來自共和黨,甚至還打算訪台,以及《台灣政策法案》的進展,都會再次動搖中美關係,因此中方高度關注,所以作出嚴正表態,包括設紅線、設護欄,強調台灣問題是核心中的核心等。
王義桅說,中方將在明年三月組成新政府,美國期中選舉後,拜登的施政自由度仍待觀察,此次對話,為中美關係回到正軌提供了一種可能,或是一種期待。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中方立場一如既往,美方立場還要看白宮聲明,但據美媒報導或預計,應仍將防止美中軍事衝突置於首位,其他未變,亦無新內容。
另從中方新聞稿等已揭露資訊來看,時殷弘也提到,似無「關鍵性合作」,除防止中美軍事衝突外,未見宣布中美軍事交流至少局部恢復。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