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哪來妖風?北市帳篷遭吹翻、腳踏車飛天 日籍女觀眾慘受傷

猴痘疫苗預約有BUG?羅一鈞:轉檔異常、但一定打得到

侯友宜「首次出手」!勸退他選立委 挺洪孟楷拚連任

COP27將落幕 陳冲:阻止氣候危機「沒有閉幕的一天」

本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閉幕在即。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奐成攝影
本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閉幕在即。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奐成攝影

本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閉幕在即,立法院永續發展委員會會長洪申翰今指出,「氣候風險管理」是最優先戰略,能源公正轉型是政治命題,台灣各項法令都缺乏上位思考,例如國土計畫中未考慮到再生能源需要的空間。

洪申翰本日在「2022GCSF全球企業永續論壇」分析,台灣面臨的氣候危機分兩種:極端氣候帶來的「災害風險」、各國強化碳管制後的產業「經營風險」。

洪申翰說,談減碳不能道德性呼籲,各項作為都需要錢,也是COP27談損害賠償的精神;台灣比發展中國家有相對餘裕,政府應精準引導資金。洪申翰強調,不只是協助大企業,「如果一位養殖漁民要發展漁電共生,能貸得錢嗎?」政府必須全盤規劃,讓資金與減碳行為之間不能有斷點。

願景工程基金會全球企業永續論壇中規劃「前進COP27:國際趨勢與企業挑戰」專題演講。願景工程董事長陳冲表示,願景工程及聯合報組成五人採訪團,前往埃及參加COP27,不僅每日傳回現場最新脈動,也和今周刊、TVBS合作,授權各方轉載報導,盼發揮媒體共好的影響力。陳冲說,氣候峰會落幕,不代表「停止討論減碳」,阻止氣候危機是長期工作「永遠沒有閉幕的一天」。

採訪團在埃及採訪多位台灣參與者,今日論壇首播。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在影片中表示,以「市場機制」推動各國減碳,金援弱國達成「氣候賠償」,同時監督企業減碳是否踏實,避免「漂綠」,為本屆峰會重點。

同樣赴埃及的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漢英建議,台灣缺乏天然資源,卻能以科技立國,非常適合協助貧窮國家進行「氣候調適」。如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在金門及蘭嶼搭建綠能電網,在東北角復育珊瑚幼苗,成為今年唯一在聯合國官方談判區主辦會議的台灣企業,和美國、西班牙官方代表交流。

CSRone永續智庫平台總經理嚴德芬在論壇提醒,聯合國於本屆COP峰會公布首份「反漂綠」報告,將企業生產鏈「減少碳排放」,以及植樹換碳匯、購買碳權「碳中和」兩種數據分開計算,恐衝擊同樣以碳中和為主要目標的台灣企業。

玉山銀行個金執行長鍾德明強調,引導資金進入減碳市場,促進綠色轉型,是金融業的「新時代社會責任」。工業技術研究院產科國際所所長蘇孟宗認為,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基礎,「未來台商在尋找設廠地點時,不能只看人工成本,還要考慮當地的減碳進度。」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近年減碳技術推陳出新,不斷更迭,「維持學習動力」是永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願景工程與聯合報採訪團隊也將在十二月一日至二日,參加「COP27後,全球淨零趨勢解析」研討會,帶回埃及現場的所見所聞,現正報名中。詳情請見:https://visionproject.org.tw/

COP27

延伸閱讀

提公布高端審查遭綠「沒收」議程 藍:黑箱還不敢表決

柯文哲自爆決定高虹安住院 綠委反酸沒有執業登記執照

「回顧疫情最辛苦的908天」 陳時中競總發布影片預告2活動

馬祖藥師人力缺乏 國防部允諾可按衛福部協調支援

相關新聞

COP27閉幕 強化減碳落空

第廿七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歷經通宵談判,埃及時間廿日凌晨四時左右閉幕。近兩百個與會國家代表首度同意設立「損失損...

聯合國專家:台灣氣候農損 不能只靠補貼

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昨舉行「加速農業氣候調適」的周邊會議,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席科學家伊洛維出席發...

COP27協議 成立氣候賠償基金

延後一天閉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七次締約方會議(COP27),十九日就「損失與損害氣候賠償計畫」達成協議,同意成...

氣候賠償談不攏 COP27延後1天閉幕

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表定十八日落幕,但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在損失與損害賠償上未達成共識,埃及外交部長蘇...

李遠哲打臉蔡英文淨零政策 廖俊智:非常善意的提醒

總統蔡英文去年宣誓2050淨零排碳目標,但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受訪時指出,以目前做法做不到2050淨零排放。中研院院長廖俊...

台學者評COP27氣候峰會:成就不多令人失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7次締約方會議(COP27)落幕。台灣學者今天 評論本屆成就不多「令人失望」,缺乏各國合作進行...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