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直擊 彩色珊瑚礁陷白化危機

紅海擁有獨特的珊瑚礁群,每年吸引大批潛水客。據埃及官方統計,紅海的觀光產值占全埃及百分之六十五,珊瑚白化不只衝擊生態,也是埃及觀光業的重大威脅。
健康的珊瑚會因體內共生藻而呈現紅、黃、藍等各種顏色,當海水溫度過低或過高,珊瑚會排出共生藻,出現白化現象,甚至死亡。本報記者進入紅海直擊,許多珊瑚已出現程度不一的白化現象。
不只因極端氣候,過度觀光與捕撈也是紅海沿岸珊瑚危機的重要原因。夏姆錫克紅海觀光業者舒里夫(Shreif)表示,「珊瑚依然很漂亮」,但也正努力呼籲遊客不要將煙蒂、塑膠丟入海裡,並警告潛水時勿觸碰珊瑚礁。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曾發布報告指出,當全球升溫達攝氏一點五度,估計將有七成至九成珊瑚礁消失;升溫達攝氏二度,幾乎所有珊瑚礁將消失。
身為本屆聯合國氣候峰會主辦國,針對珊瑚危機,埃及環境部今年九月宣布一項珊瑚復育計畫,在埃及胡爾加達建立數十個珊瑚苗圃,透過珊瑚碎片化、移植等無性生殖方式,讓珊瑚在苗圃保護下生長;埃及政府將在峰會期間展示成果。
埃及環保團體胡爾加達環境保育協會(HEPCA)卻質疑此計畫,認為有性繁殖才是有效的珊瑚復育。
來自美國的浮潛愛好者麗莎表示,期望自己三位孫女都有機會看見一樣美麗的海洋,「我們如果不行動,就無法為後代留下美麗」。應該透過教育改變人類行為,或研發新技術解決危機,「我們都可以有所作為」。
蘇伊士大學海洋生物學者哈納夫對路透社指出,紅海地區每年約有高達九百萬次潛水活動,廣布在兩百多個地點,有些潛水點人數超過建議人數的十到四十倍,危害珊瑚礁結構。埃及環境部應將整個海岸線的珊瑚礁列為保護區,目前僅一半受到保護,建議控管潛水客和漁民的活動,減少人類干擾及海洋汙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