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競爭或合作 全球減碳變數

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正在埃及舉行,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十一日出席,美中兩大國如何競爭與合作,成外界關注重點。長期關注氣候峰會的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說,美中兩大國占去年全球約四成碳排放,「這兩國如果放棄協商,對減碳的期程會有影響」。
聯合國打造全球氣候預警系統
此外,聯合國七日則公布一項投入卅一億美元(約台幣九四○億元),打造全球氣候預警系統的五年計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說,平均每人不到五十美分(約台幣十五元),就能及早抵禦日益極端和危險的天氣。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塔拉斯則說,該系統能拯救生命,並減少百分之卅的傷害。
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北京不滿,宣布暫停與美國八項合作,包括氣候變化商談,令外界擔心全球兩大碳排放國的關係生變,恐影響全球減碳腳步。今年美國照例派出氣候特使凱瑞,中國大陸也循慣例派出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將是美中談判兩大主角。
參與峰會的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受訪說,氣候談判仰賴美中這種大型協商集團合作,「如果美中不合作,對(聯合國)內部或外部的減碳進程會有很大影響」。
林子倫分析,大陸應會「顧及埃及面子」,不會在氣候議題上與美國撕破臉。美國也了解不可能靠一己之力而取得所有國家的減碳承諾,且如果沒有大陸合作,全球碳排量仍會上升。
專家:牽涉資金大 陸不會缺席
周桂田說,大陸在氣候談判舞台不會缺席,因氣候議題牽涉到大量資金與技術的投資,「更牽涉一帶一路戰略,大陸不會放棄這個角色」。
解振華在出席「甲烷:快速衝刺的減緩行動」會議時說,不管是油氣、農業排放的甲烷,其實也是資源,如果把它回收充分利用搞循環經濟,變廢為寶,發揮它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應,會需要技術和好的商業模式。現在大陸(減排)計畫已編製完成,準備採取新措施落實這些技術。
他也說,減少甲烷排放面臨兩大問題,一是技術創新,二是資金問題,「中國在這點,也希望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