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國務院證實6萬封電郵遭駭客竊取 稱不涉機密內容

民眾貼「臭綠蛋」 警速送辦 被質疑不符比例原則

推動2050淨零 環團籲2030減排40%、加速氣候法修法

多個環團今天呼籲台灣2030年減碳目標加嚴至四成,並加速「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修法工作。圖/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供
多個環團今天呼籲台灣2030年減碳目標加嚴至四成,並加速「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修法工作。圖/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供

為落實2050年淨零碳排,多個環團今天呼籲台灣2030年減碳目標加嚴至四成,且「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已於今年五月完成初審,立法院九月開議至今卻沒有進一步審議動作,應盡快於年底前通過修法,才能加速啟動碳費機制。

地球公民基金會顧問蔡中岳表示,肯定台灣宣布2050淨零排放,但全球在大方向後更展現決心,回頭調整減碳時程,負責任的政府應把2030年目標視為最要達成的方向,也讓社會、企業看到政府是玩真的,七大工業國已在討論要成立氣候俱樂部,找同樣對減碳有熱忱的國家加入,在中美抗衡的時代,無論顧環境、拚經濟甚至護國安,台灣勢必得加嚴2030年的減碳目標。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表示,六都總排放量占全台七成,均設定2030年較2005年減量30%以上的目標,台塑集團、中油與台泥總排放量占全台近四分之一,也提出較2005年減20%更為積極的2030目標,政府不應頑拒2030減量目標加嚴。

趙家緯表示,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若增至36%,便可履行國發會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所承諾的2030年台中、和平等亞臨界機組轉為備用,讓燃煤占比削減至10%以下,搭配汽機車電動化、煉油業減量及碳匯復育,台灣2030年目標加嚴至30%以上絕對可行,政府不應被虛胖的用電增長綁架,加速減量才可維繫台灣產業競爭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秦書淮表示,若今年氣候法無法修法通過,碳費期程將大幅延宕,未來也應成立碳費審議會等監管機制,參酌國際碳定價趨勢,檢視台灣各階段減碳成效,作為碳費費率及徵收對象調整的依據,此外為使碳費可應用在氣候變遷不同面向,財政部應擬定完整綠色稅制,明訂將碳費轉成碳稅的時程。

環團長期要求氣候法修法應納入「公民訴訟」條款,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呂冠輝說,氣候公民訴訟條款無法入法,可能使政府無法提出有效的碳定價,導致台灣社會只能寄望行政與立法的政治角力,各國氣候訴訟發展至今,台灣聲稱要跟上國際承諾,但轉身回到國內立法草案時,卻處處打折,忽略氣候訴訟對政府與企業在氣候治理上的重要性。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重申民間六大訴求,包括拉高氣候治理層級、確立部會權責,短期碳費長期碳稅、設立管考機制並擴大用途,考量人權衝擊、以自然為本與社區調適策略為優先,氣候治理不遺落任何人、強化地方治理及資訊公開,公民參與氣候管制、訴訟條款並肩同行,核能非台灣減碳選項、再生能源推動大步向前。

減碳 氣候變遷 再生能源

延伸閱讀

COP27現場直擊/中美氣候合作因台破局 兩國談判添變數

氣候變遷大會開幕 環團質疑台灣拿什麼參加全球減碳競賽

畫大潭藻礁保護區沒進度 環團要鄭文燦及候選人簽承諾書

減碳並助小國抗災 COP27要談補償金

相關新聞

COP27閉幕 強化減碳落空

第廿七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歷經通宵談判,埃及時間廿日凌晨四時左右閉幕。近兩百個與會國家代表首度同意設立「損失損...

法嗆美中 擔責付錢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七屆締約方大會(COP27)正在埃及舉行,各國領袖陸續進入COP27峰會會場,獨缺美國與中國大...

拜登11日將赴COP27 與陸爭鋒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廿七屆締約方會議」(COP27)刻在埃及召開,美國總統拜登將率十五名高級官員組成代表團十一日前...

聯合國專家:台灣氣候農損 不能只靠補貼

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昨舉行「加速農業氣候調適」的周邊會議,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席科學家伊洛維出席發...

氣候變遷績效 台灣排倒數第7

第廿七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7)正在埃及舉行,「德國看守」等非政府組織公布今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

美中競爭或合作 全球減碳變數

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正在埃及舉行,美國總統拜登預計十一日出席,美中兩大國如何競爭與合作,成外界關注重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