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通膨 糧食危機雪上加霜

聯合國第廿七屆氣候峰會(COP27)將「氣候賠償」列入議程,究竟開發中國家遭受的氣候衝擊有多嚴重?本報記者現場觀察,峰會主辦國埃及今年遭受糧食危機與氣候災變的雙重打擊,不僅俄烏戰爭導致進口糧食價格飆漲,美元上漲造成通貨膨脹,窮人挨餓度日,暖化與乾旱更造成尼羅河三角洲農民的用水短缺,使得糧食危機雪上加霜。
而今年索馬利亞、海地及巴西等多國出現饑荒,糧食危機成為本屆聯合國氣候峰會關鍵議題,主辦國埃及更將十一月十二日定為「調適與農業」主題日。
參加COP27的埃及與會人士穆斯塔法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過往兒時一整年的天氣溫暖宜人,不冷也不熱,「但現在我們出現兩種季節和極端溫度,極端炎熱或極端寒冷。」穆斯塔法說,氣候變遷更衝擊埃及糧食安全,連年乾旱與土地退化使地主紛紛放棄農業,受雇的農人頓失收入,家庭陷入一天只吃一餐慘境。
據「新人道主義者」新聞網站報導,埃及農業專家稱,若再不採取積極的調適手段,氣候變遷將嚴重傷害農業生產力,預測二○五○年之前,稻米產量將減少百分之十一,大豆減少百分之廿八。此外,海平面上升將導致鹹水入侵豐饒的尼羅河三角洲,在二○四○年至二○五○年將導致四成農地不可耕作,糧食危機將更嚴重。
除了氣候變遷之外,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資料顯示,埃及平均每人每年吃掉一四六公斤的小麥製品,每年進口高達一千三百萬噸小麥,是全球最大的小麥進口國,且過去五年來,高達八成小麥進口自俄羅斯與烏克蘭。
然而,今年俄烏戰爭爆發,嚴重影響兩國糧食出口,全球穀物整體價格上漲百分之卅、小麥上漲百分之五十六,埃及首當其衝。華盛頓智庫「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估算,埃及原本每年花費卅億美元進口小麥,但俄烏戰後暴增至近六十億。
穆斯塔法向本報指出,上月米價飆漲大約百分之廿,「目前沒有出現糧食短缺,但是糧食價格上漲,加上社會貧富差距,肯定會讓窮人日子過得更苦」。
根據FAO資料,埃及原本一公斤米價僅五埃及鎊(六點七元台幣),俄烏戰後飆漲三倍至十八埃及鎊(廿四元台幣)。以一名每日收入僅五十埃及鎊(六十六元台幣)的打掃婦人為例,物價飆漲後她開始縮衣節食,把珍貴食物留給孩子吃,自己飲水止饑,人道組織擔憂加劇饑餓問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