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國寶2年破3個…高層下令封口? 吳密察:絕無隱匿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昨在立法院國是論壇中表示,有故宮博物院文物被摔破,且不只一件,故宮高層卻下令掩蓋,引發社會譁然。故宮院長吳密察昨天強調絕無隱匿,破損的三件瓷器皆列為一般古物,其中一件是人為疏失,全案已移送考績會,懲處程序刻正進行。
立委:文件加密不留證據
陳以信表示,接獲檢舉指一件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嬌黃釉綠彩龍紋碗」(應為嬌黃綠彩雙龍小碗),被故宮打破,該文物從未對外展覽,是去年二月執行文物數位典藏計畫時,將此綠彩龍紋碗移出庫房時不慎摔破,事發後相關人員立即向吳密察報告,吳卻下令對該器物不得點交、不得記錄,在進行修復之前,也不得做檢視報告,尤其要求相關人員封口,所有相關文件都用最高密件處理,以免留下任何證據。
陳以信表示,如果此事為真,會是故宮有史以來第一次打破國寶,必須追查吳密察的行政、政治責任。陳說,故宮摔破國寶或許不是故意,但事後試圖隱匿就是故意,摔破國寶有行政疏失責任,意圖欺瞞國人更有嚴重政治責任。
行政院長蘇貞昌則緩頰,故宮對重要文物都有專業保存的嚴謹規範,相信吳密察「不是這樣(指隱匿)的人」。
吳密察昨解釋,若毀損的是國寶、重要文物等級,一定會依既有程序向文化部報告,但這次受損的三件文物皆未對外展出過,故宮器物處瓷器科人員在整理文物時,分別於去年二月三日、今年四月七日打開文物包裹後發現「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 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破損,事後追溯十年間的監視器紀錄,都沒有看到人員作業時有毀損情況,因此判定非人為疏失。
乾隆花卉盤 整理時摔落
但「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是今年五月十九日整理文物,人員在工作檯作業時不慎讓文物摔落至地面,導致碎裂、甚至有細屑。吳密察說,經詢問同仁,未來都可以修復。
吳密察表示,當初接獲時,隨即下令交由政風室調查有無違失及違失樣態,經政風室調查結果,前兩件破損查無人員疏失;第三件明確為人員操作疏失,已將全案移送考績會,懲處程序刻正進行中。
周功鑫:專業訓練待加強
故宮前院長周功鑫昨表示,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次瓷器損毀事件顯而易見的是持拿瓷器的故宮工作人員所受的專業訓練有待加強。
對於立委指控調查以密件處理,吳密察解釋,調查進行中以密件程序處理並無不當,密件保存皆依規定辦理,並無所謂「以免留下證據」問題;相反的,事件發生後,基於保全證據需要,調查案件及修復文物期間,自無法允許任意提取、檢視、搬移文物。
至於文物修復進度,吳密察表示,「明 弘治款 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正在修復當中,「清 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等待處理,第三件「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盤」則待懲處程序完結、責任釐清後,才會啟動檢視跟修復。
故宮瓷器包裝將改箱為櫃
對於後續檢討,吳密察昨也提出三點措施。吳密察表示,故宮瓷器包裝方式落伍,現仍以多物一盒、多盒一箱儲存,日後將改箱為櫃,以單件文物作為儲存單位,明年預算也編列了瓷器庫房包裝改善計畫,同時建置資訊電腦管理系統,記錄文物提取、狀態,並檢討、改善庫房文物整體作業流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