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覬覦女店員存營業金 高雄男連搶兩把14萬多元下場曝

隧道口幾乎淹沒!花蓮大清水隧道嚴重坍方 蘇花公路雙向交通阻斷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記者王燕華/翻攝

蘇花公路159.3公里處今天凌晨突然大量土石坍方,雙向交通中斷。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蘇花公路159.3公里處今天凌晨突然大量土石坍方,雙向交通中斷。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台9線蘇花公路159.3公里處,即花蓮縣秀林鄉大清水隧道連接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大量土石崩落,阻斷面積約300公尺;公路單位初步清查無人員傷亡、受困,已加緊搶修,並在兩端拉起封鎖線管制人車,蘇花公路雙向交通中斷。

事故地點為蘇花改與舊蘇花公路共線處,坍方發生後,大量土石堆疊幾乎淹沒隧道口,相當驚人。

公路總局表示,蘇花路廊台9線159.3公里處邊坡,11日深夜11時55分發生坍方,造成明隧道毀損及道路阻斷,雙向無法通行。南澳工務段已管制仁水隧道至崇德路段,並派員前往勘查及清理,目前正在評估處理時間。為維護用路人行車安全,請用路人配合管制改道,建議搭乘火車。

南澳工務段表示,坍方地點位於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間的明隧道,接獲通報後趕到現場,已將車輛引導出隧道,初步清查沒有人車受傷、受困,因下雨且夜色昏暗,暫時無法估算坍方狀況,待天亮後才能評估搶通時間。

轄區新城警分局獲報冒雨趕往拉起封鎖線管制,北上車輛在崇德管制站前管制通行,南下則在台9線155公里(仁水隧道北端)。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目前在兩端管制人車進入。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目前在兩端管制人車進入。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目前在兩端管制人車進入。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目前在兩端管制人車進入。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目前在兩端管制人車進入。記者王燕華/翻攝
台9線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連結13號隧道的明隧道,今天凌晨突然坍方,雙向交通中斷,目前在兩端管制人車進入。記者王燕華/翻攝

大清水隧道地理位置。圖擷自Google Maps
大清水隧道地理位置。圖擷自Google Maps

花蓮 蘇花公路 大清水隧道

延伸閱讀

南韓暴雨中:首爾「80年來最大豪雨」的首都圈水災

蘇花公路「死亡12公里」之謎

花蓮災難醫療隊導入資訊化應用 精準掌控救護狀況

春節蘇花南下車潮預估達12.5萬 警方智慧監控疏導交通

相關新聞

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坍方 花蓮:蘇花安在哪?

花蓮918地震後餘震不斷,加上連日雨勢,導致蘇花公路台9線159.3公里處的大清水隧道南口,前天深夜發生坍方意外,阻斷雙...

蘇花公路搶修昨遇雨勢一度停工 最新進度曝光 派出「邊坡蜘蛛人」

蘇花公路台9線159.3公里處大清水隧道南口11日深夜坍方,造成雙向道路阻斷,公路總局第四工區養護工程處副處長、發言人傅...

蘇花公路搶通 今起三時段放行

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南口坍方,明隧道損害、交通受阻,昨天下午5時搶通;今起一連三天配合邊坡防護作業,每日規畫早、中、晚三時...

蘇花大清水隧道今搶通 放行2小時

蘇花大清水隧道搶通進度順利,公路總局表示,今天傍晚5點搶通後放行2小時,16至18日配合坡面防護,每天3個時段放行,夜間...

大清水隧道明搶通 海路先疏運

蘇花公路台9線159.3公里處大清水隧道坍方中斷,交通部昨啟動海運疏運,協調三艘客、貨輪及軍艦載運331人、169輛汽機...

吊掛峭壁刷坡 蜘蛛人搶通功臣

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南口崩塌,被稱為「蜘蛛人」的邊坡工人吊掛在峭壁上刷坡,危險性高,但工人們趕快搶通道路,甚至吊掛在峭壁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