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邊坡連兩崩「基北面臨10天交通黑暗期 」土木技師:應徹底體檢

國一號南下約十公里處邊坡連兩日土石坍滑。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拱祥生認為,該邊坡是順向坡,二次坍方無可避免,但現場人員在搶通時程壓力下,未注意到邊坡土石光滑面範圍大,建議應扛住通車壓力,先進行徹底體檢。
由於基北國道恐將面臨十天的交通黑暗期,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建議,首要任務是減少車流量,除台鐵適時加開班次,也要注意若車輛提前改道,一下子湧往地方道路,地方道路恐也會塞住,建議確實做交通流量分析,進行號誌控制,才能降低改道後的衝擊。
拱祥生說,現場搶修人員可能經驗不足,因搶通壓力、氣候視線不佳等因素,只用肉眼判斷土石滑動範圍,沒注意到滑動起始點是靠近上邊坡的地方,滑動面是從上邊坡延伸到下邊坡,範圍較大,若僅先處理下邊坡土石,反而讓上邊坡失去支撐,土石再度崩落。
拱祥生說,正確作法應進行徹底的整體檢視,將治療時程拉長,而不是只處理眼睛可看到的土石光滑面。但可能高公局礙於通車壓力,不得不做出相對不保守的判斷,盡全力先搶通為先。
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常務監事張景峰說,道路、邊坡會發生問題,通常都是「水」的關係,該邊坡是順向坡,因土石原層介面含水量過高,底下雨水太多,就會造成土壤原層介面的流動,如果把順向坡的表土拿掉,原層面就不會受水的影響而滑動,施作起來也較安全。
張景峰說,土跟原層就是怕水,順向的話就更易滑動,打樁也是一種阻擋土滑落的方式,但如果可直接把滑動的土全部清掉,就能避免再度坍方的狀況,但原層面若一片裸露,坡面植生綠化效果就會很差。
李克聰說,事故邊坡有設置監測儀器,但現在看來監測點並無法確實反應,可見這一帶的邊坡滑動問題比高公局原先預想得嚴重,建議多設置監測點,重新檢視邊坡穩定風險,提早預防。
交通部長王國材說,過去的偵測儀設在邊坡下緣,這次的移動是在順向坡的上緣,未來邊坡安全監測的廣度和密度會重新規畫。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