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短評】一個匝道走山基隆如孤島 交通改善不能只寄望10年後捷運

國1南下汐止段一個匝道邊坡走山,連崩兩次,讓五堵到汐止主線也封閉,今天上班日從國3、台62到基隆各區道路大塞車,是基隆通勤族「最黑暗的一天」,基隆有如孤島,凸顯相關單位應變不足,交通改善也不能僅寄望10年後捷運。
汐止以前飽受淹水之苦,房價低迷,後來受到員山子分洪改善淹水後,房價大漲,加上捷運汐東線要結合基隆捷運規畫,一片榮景。豈料,近來因大雨先是伯爵山莊土石流,接著汐止走山,劇烈天氣帶來無情的威脅,對交通的造成重大衝擊,影響最大的反而是鄰近的基隆。
昨晚通勤族就哀號今天國3恐塞爆,果不其然,塞到地老天荒,很多人上午8、9點還堵在國3,狂塞2小時以上,動彈不得。勞動部罕見說明是天災,雇主不得視為曠職、扣全勤獎,仍難平息怒火。
基隆一名在汐止上班族,上午9點出門,沒想到光是在大華二路8公里路就開了1小時多,到汐止總共花了2小時,平常離峰僅18分。她發現丁字路大華二路轉工建西路的紅綠燈没警管控,綠燈放行時間太短,支線後面全卡住,凸顯相關單位因應不足。
今天火車搭乘人數也不多,相較開車、搭國道客運塞在路上,顯然宣導及吸引搭乘意願不夠,主因是民眾嫌轉車麻煩;而替代道路也因路小或現況限制都塞死。
基隆通勤族人口比例全台之冠,每天近10萬人通勤往來北北基,蔡英文總統及市長林右昌為基隆人編織的捷運夢,還在未定之天,今天通勤民眾先嘗交通黑暗苦果。
捷運未完成前,要思考加強台鐵與公車接駁、台鐵捷運化、1280月票、完善跨縣市公車、改善道路設計不良等,才能有效降低開車比率,恐才是候選人除了著墨捷運之外,要更正視的問題。
還有,汐止事故路段是典型的順向坡,整個滑動後頁岩都顯露出來,交通部長王國材坦承過去的偵測儀器在邊坡下緣,這次的移動是在順向坡的上緣,未來邊坡安全監測的廣度和密度要重新規畫。
12年前一個無風無雨的日子,基隆七堵段大規模走山埋6車、4人死亡。如今,大雨不斷,顯示現有的工程設計無法因應極端氣候,應全面檢討危險潛勢區設自動監測系統。這次幸好沒人傷亡,否則難保不會有更大的崩塌,不能只靠運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