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轎車撞戰車!車頭全毀慘況曝 駕駛送醫搶救

今高溫上看36度!周六轉濕涼 這天鋒面雨帶觸台機率高

紐時:習集大權 升高釀禍風險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人馬幾乎占據新領導層,引起關注。圖為廿三日民眾在山東一家購物中心看習近平介紹新任政治局常委的直播。(法新社)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人馬幾乎占據新領導層,引起關注。圖為廿三日民眾在山東一家購物中心看習近平介紹新任政治局常委的直播。(法新社)

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中央政治局六名常委清一色是總書記習近平人馬。紐約時報分析,這有助貫徹領導人意志,但權力高度集中充滿風險;少了制衡力量,經濟等層面出問題無疑要由習近平扛責任。華盛頓郵報分析,習近平將特別聚焦國家安全,提升國家科技部門,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

紐時說,習近平的掌控更加牢固,但連資深觀察家也對習近平完全控制高層人事的程度吃驚。習近平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充斥親信,並指派多名國安官員、軍方高層、理論家、工程師及技術官僚進入範圍更廣的領導層。紐時分析,這凸顯習近平欲加快中國大陸邁向軍事與科技超級大國的速度,同時讓中共牢牢掌控全國。對世界來說,這預示大陸將更積極追求習近平的目標,北京面對國際社會批評將不為所動。

權力如此集中是一大賭注,歷史上有太多例子,獨裁者身邊圍繞報喜不報憂的下屬,最終被自身傲慢與過度擴權蒙蔽。習近平掌權十年來,已有多次因此釀禍的例子,如二○二○年初地方機關試圖隱匿新冠病毒具傳染力。部分學者認為,習近平掃除政治局內潛在異議者後,這類風險將只增不減。聖地牙哥加州大學中國研究專家謝淑麗警告,習近平身邊的人將不敢告訴他政策實際缺點、代價和問題,每個人只會競相表忠。

除掉黨內高層潛在制衡力量後,日後一旦出問題,責任將更明顯要由習近平一肩扛起。報導提到,問題已反映在經濟困境上。他打擊房地產炒作,造成房市一蹶不振;他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消費買氣受影響;企業家深恐監管打擊和他提倡的「共同富裕」可能加稅,紛紛出走。

另外,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廿四名委員清一色是男性,為廿五年來首見。香港浸會大學教授高敬文說:「習近平身邊全是唯命是從的男人,連唯命是從的女人都沒有。」

華郵指出,習近平這次高層人事任命打破數十年來的規範,標誌著他十年鞏固權力的頂峰,以及中共不確定性的新篇章。因批評習近平遭開除黨籍並流亡海外的中共黨校前教授蔡霞說,「所有規則都被打破了,中國的未來將完全受習近平意志驅動」。

報導指出,習近平第三任期預期將強化野心,聚焦國家安全、提升國家科技部門,以及挑戰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但這並不容易,因為他必須面對中國大陸經濟放緩、失業率上升與房市惡化等問題,這些又都因封鎖而加劇。

被視為有助於美中關係發展的副總理劉鶴與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離開後,習近平可能對美國採取更強硬態度,使美中關係變得更好鬥。

中共 習近平 中共二十大

延伸閱讀

習近平3連任後 上海有年輕人拉橫幅遊行抗議

繼普亭金正恩後 伊朗總統賀習近平連任總書記

影/評馬英九謀和 曹興誠:習近平對胡錦濤都無法謀和

習近平大權獨攬 「習家軍」四大重點分析

相關新聞

日媒:追求毛澤東的絕對權威 習近平非打統一牌不可

毛澤東發起「文化大革命」鬥垮劉少奇等政敵後,鞏固了個人崇拜和黨內「一言堂」的地位。鄧小平上台後,致力於廢止個人崇拜並提倡...

中共二十大落幕 邱垂正喊話對岸:期待兩岸良性互動

中共二十大已經落幕,新的人事布局跟政治報告,對其對台政策的影響巨大、國台辦也有所表述,對此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指出,呼籲大...

胡錦濤被離場?顧立雄揭秘:超級驚悚

中國大陸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大閉幕疑似「被離場」,引起多方揣測。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今天接受YahooTV節目「齊有此理...

矢板明夫:台海已成習近平一人戰爭 台灣狂喊5字標語恐成危險動作

矢板明夫示警台灣,現階段務必不能向習做出任何引戰的「危險動作」。他認為台灣現在有一部分的人呼籲向中國妥協,高喊著「愛和平、反戰」的口號,「這是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習近平做出戰略誤判的危險動作」。

影/翻文件起爭執?胡錦濤二十大提早離場「較早畫面」曝

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在二十大會場「被離場」一事引起熱議,相關細節事後也陸續被爆出,而一段最新影片更引發外界質疑中國官媒「身...

紐時:習集大權 升高釀禍風險

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中央政治局六名常委清一色是總書記習近平人馬。紐約時報分析,這有助貫徹領導人意志,但權力高度集中充滿風險...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