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演說分析/賴總統調整史觀 兩國論基調不變
賴清德總統昨發表任內首次國慶演說。依照賴總統上任後發言的強硬態度,加上在國慶晚會中大談「祖國論」,不斷辯證兩岸互不隸屬的主張,外界普遍預測,賴總統將在國慶演說中再度加碼凸顯兩岸矛盾。然而,演說落幕,內容卻格外「友善」,雖重申互不隸屬,但在「去中化」的論述上放軟。
演說內容固然維持賴總統自五二○上台後的一貫基調,也就是從前總統蔡英文「四個堅持」中歸納出來,單獨強調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但可被視為挑釁的言詞僅剩「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反倒在爬梳的歷史觀上,出現很大的變化。
五二○就職演說時,賴總統直接從一九四九年開始談起,形同認定「中華民國台灣」的歷史起點是一九四九年。但昨天演說中,卻主動提及一一三年前,推翻帝制,也感謝創建中華民國的先賢先烈,這不僅表達對中華民國憲法的重視,也是對中華民國的認同,將其納入賴政府的史觀論述:所謂中華民國台灣的歷史,不再是從一九四九年開始算起,其脈絡可追溯到一九一一年。
其論調可以觀察出賴總統的優先順序,但相對於刻意凸顯、強調台灣,賴清德似乎更重視切割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基調仍是建立在兩國論之上。至於賴總統選前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被視為是「蔡規賴隨」的政策方向,但執政後,雖然政策名稱不變,其實文字內容已開始趨向強硬、對抗。
賴總統也從不錯過挑釁對岸的機會,例如他在媒體專訪中提到「璦琿條約」,意圖將中俄矛盾,與兩岸矛盾作比較,日前又提出祖國論,再次試圖辯證中華民國與中國沒有關係。
但賴總統卻在國慶演說中放低姿態,釋出「願意和中國共同因應氣候變遷、防堵傳染病,以及維護區域安全,追求和平共榮」的訊息。這方面可能是賴總統拋出祖國論後的適度調節,不讓兩岸關係持續緊繃,另一方面可能是美方適時提出警告,像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日前回應媒體時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不變,反對兩岸任一方片面改變現。
賴總統在國慶演說中的態度轉變,不再針鋒相對,同時調整對國家的史觀,以及對中華民國台灣的詮釋,只不過,這究竟是賴總統能屈能伸,所做出的權宜之計,還是未來將繼續秉持這次更改後、具有包容性的立場與態度,仍有待進一步觀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