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預估下一個最可能發生強震的地方是這裡「快準備」

台東連續發生強震,全台民眾都超有感,擔心後續是否還會有更強烈的地震,成大地球科學系教授饒瑞鈞認為,從地震一路往北發展的情況分析,未來幾天花蓮玉里有發生餘震的機會;這次發生強震的地點是一個過去比較未被研究到的斷層,學者認為人力物力有限,研究資源應該投放在重點區域,「嘉南地區是下一個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方」饒瑞鈞預測,政府應該要投入更多關注。
饒瑞鈞表示,受到應力的影響,斷層在發生地震後,會對相連或附近的斷層產生影響,發生一連串的地震,像是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連續半年都有很多大小不斷的地震,台東連續兩天的地震,加上在2006年發生在較南端的卑南地震,可以看出地震是一路往北,之後可能會在關山、池上以北的玉里發生地震,更北的瑞穗則在兩、三年前發生過較大地震,累積的能量被釋放,近期較不可能再發生,因此玉里最近可能需注意是否有強震發生。
饒瑞鈞表示,過去地震較多發生在花東縱谷東側的斷層,縱谷與中央山脈間的斷層較少發生地震,所以這個斷層較未受重視,也未被命名,地底下可能還有未被發現的斷層,如果真的要徹底了解,要投入的人力物力難以想像,這也是地震難以預防的原因,政府的資源有限,應該要放在重點。
他表示,從過去全台地震的相關研究可以看出,台灣未來最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方是在嘉南地區,主要是嘉南累積地震能量速率是最快的,同時在台南以南到屏東,地表長期有緩慢的能量釋放,但台南以北卻沒有,台北、桃園與新竹一帶累積能量的速率相對是慢的,中部過去又曾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短期內再發生大地震的機會降低,東部雖然也有大地震的可能,但台灣人口集中在西部,一旦發生地震,災害一定比東部嚴重,所以嘉南應該是現今最應該投入地震研究資源的地方。
「但是很可惜的是目前被投入的資源卻很少」饒瑞鈞表示,可能因為地震不是馬上發生的事,也很難預測準的發生時間,民主社會又經常有選舉,所以地震研究很難獲得政府重視,這是在強震發生後大家可以多努力關注的事。
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溫怡瑛表示,在前天與昨天的兩個強震發生後,都有多個餘震持續發生,今天之後應該還會其他餘震,民眾應多留意;對於未知斷層的研究,學術界一直有在努力,例如花蓮的米倫斷層仍持續在做研究,目前已有團隊在做鑽井、布光纖地震儀等事項研究。
她表示,一個斷層的研究是要花很久的時間,包含挖槽溝等,都要很長的時間進行,接下來還要做分析,台灣整個地震學的發展過程,回推大量開始進行研究的時間點來看,大概是從1999年九二一集集地震開始,也才20多年的時間,至今還有團隊在挖掘集集地震尚未被解密的地方,而近期則受到疫情影響,相關研究經費減縮,但對地震發生頻繁的台灣來說,相關資源的投入仍是有需要的。
✨ 2023年「5生肖」太歲當頭狀況多!有哪些要注意、化解法一次看
✨ 5生肖犯太歲轉運靠這次 怎麼安太歲、點光明燈?5大禁忌別犯、兩對象不能點
✨ 越冷越好運! 6生肖過年期間運勢最強「財富、桃花擋不住」
✨ 2023年新春刮刮樂13款一次看 這款每刮必中獎金
✨ 別再講兔年行大運!2023兔年吉祥話盤點 讓你歡喜「把錢兔出來」
✨ 2023過年紅包怎麼包?金額行情一次看 11禁忌犯了小心觸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