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發票中500入帳變5萬!隔天銀行「校正收回」 中獎人哀鴻遍野

竹北天坑又現「裂縫圍城」 居民諷神預言:說好的改善呢

新光金改選前48小時 吳東進、吳東亮大和解能化為共治?

未來3天防規模5餘震!今5小時震48次 氣象局:在收尾了

台灣東部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花蓮玉里鎮受創嚴重,直到晚上都不時有餘震,許多居民不敢待在屋內,拿著椅子坐在路邊吃晚餐。記者余承翰/攝影
台灣東部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花蓮玉里鎮受創嚴重,直到晚上都不時有餘震,許多居民不敢待在屋內,拿著椅子坐在路邊吃晚餐。記者余承翰/攝影

台東縣池上鄉今天下午2時44分發生芮氏規模6.8地震,深度僅7公里,全台有感、天搖地晃,不但為今年最大,也是花蓮2018年2月6日後最強震。中央氣象局表示,昨天關山規模6.4地震僅為前震,今天6.8地震才是主震,且主震前共發生73次前震,相當罕見,未來三天要防止規模5.0以上餘震。

此外,這已是今年第八次發生規模超過6.0的地震,氣象局表示,確實遠遠超過所謂的長期平均值,若以這樣標準來看,台灣可說進入「地震活躍期」。氣象局推測,關山跟池上兩次震央位置差不多,只相差幾公里,偏向中央山脈底下斷層所導致。

921大地震3年後,出現很多大型餘震,由於數量太多難以計算,若不算這些餘震,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指出,2003年到現在20年時間,累計發生3次7.0以上地震、一次6.9地震、三次6.8地震,此次地震可說是第7名。

陳國昌今晚表示,未來三天要防止規模5.0以上餘震,五天到一周內可能出現規模4.0以上餘震;昨天發生規模6.8主震後,截至晚上7時40分,5小時內共發生48次餘震,「幾乎一小時就有十次餘震」,但後來餘震發生間隔已拉長到半小時、甚至更長。

陳國昌表示,今天餘震地區也局限池上、關山、玉里一帶,範圍不大,因為地震位置地質條件偏向剛性,地層在前震期間變形時,能量一直無法達到平衡,最大主震出現後,反而可以加快能量平衡速度,因此未來餘震應不會比前震密集,可望很快衰減。

陳國昌說,台東關山6.4地震跟後來多次地震都是「醞釀期」,今天主震已經出現,依照能量累積觀點跟地質條件來看,應該不會再有更大地震發生,現在已處於「收尾」階段。

陳國昌指出,昨曾對外說明,餘震可能持續一個月到兩個月時間,但意思並非一直都很密集,地震剛開始發生時,餘震通常非常密集,例如昨天10分鐘就一次餘震,但這樣的頻率不會維持太久,通常接下來五天或一周左右,餘震頻率就會顯著下降,也許一天只有10次以下,一周後可能一天剩下兩次,甚至兩天一次。

陳國昌說,例如今年323地震一開始也出現很多規模6以上餘震,但四、五天就降下來了,可是實際上到現在還偶爾會出現餘震,可能兩、三周一次,幾乎已經拖半年了,因此餘震可能發生一、兩個月以上,但頻率會持續減少、衰退。

921大地震 氣象局 台東 強震

延伸閱讀

餘震不斷 營建署:請暫緩進入國家公園登山步道

整理包/池上6.8強震跟921比一比 時間、深度數據超接近

中央山脈邊緣地質堅硬 氣象局:恐累積百年能量才大震

近日可能有餘震 蘇揆指示各部會嚴陣以待

相關新聞

池上規模6.8強震衝擊觀光 國旅團遊補助花東加碼1萬

悠遊國旅團體旅遊補助第一階段自7月15日開始執行至9月30日,每家旅行社可申請20團2萬至3萬之旅遊補助,以包裝優質行程...

震災重建 花縣府求助慈濟

918大地震造成花蓮多棟住宅、公共建物受損,縣府統計到昨天,有15棟校舍需要安全結構評估鑑定、22棟民宅列為紅、黃單危樓...

台鐵玉里-富里不通 春節恐需「類火車」

九一八台東大震重創花東鐵路。昨經安全檢查及試車,台鐵今將先恢復通行花蓮至鳳林、富里至台東間列車,預計月底再搶通鳳林至玉里...

30年內大震機率2到5成 氣象局緊盯嘉南3斷層

九一八台東大震讓花東地區致災,引發學界討論台灣的斷層風險,尤其嘉南地區。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嘉南的活動斷層確...

威脅已過?餘震突消失銳減 台大教授喊怪:可能蓄積其他能量

台東池上18日發生規模6.8強震,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包括前震、主震、餘震在內,從17日關山地震後,至20日中午12點為止,已統計出近170次大小震。然而自19日花蓮卓溪規模5.9地震之後,餘震大

氣象局坦言「怪怪的」 餘震大減不確定是否正常

台灣地區18日下午2點44分在台東發生規模6.8地震,至今餘震不斷,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今天上午10時...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